10年,生下試管龍鳳胎的56歲大媽坦言為了他們,我想活到100歲
56歲,(+V:haoivf)是女性退休一年后的年紀。
在這時候,她們本該在子女的照顧下頤養天年,在快樂與安詳里享受著自己的退休時光。
但對郭敏而言,56歲則是她通過試管嬰兒手術(+V:haoivf)產下一對龍鳳胎的時候。
痛失愛女
1954年,郭敏在江西贛州出生,郭敏自幼便有著樸實勤勞的性格。
14歲時,她跟父母去江西永新縣下放了5年,之后又到江西分宜縣下放2年,在這期間,郭敏通過閑暇時的自學考取了大專學歷,在那時這是極其不易的。
之后郭敏順利進入江西當地一家小國企擔任會計,在工作期間與同事結婚組建了家庭。
郭敏評價道:“(+V:haoivf)我是從窮山溝里出來的,自己挑米煮飯,長大都靠自己去闖,不是靠父母都給買好東西放在那里等著。”
1981年,郭敏生下大女兒劉令輝,那時獨生子女政策已經實行,一家只能有一個孩子。
對于唯一的孩子,郭敏很是疼愛,將其視作掌上明珠,想給女兒更好的未來。
可她當時收入只有兩百塊,很難滿足她的愿望。
1992年,早就想出門打拼,為女兒攢錢的郭敏,受當時下海熱潮的影響,直接辭去了工作,只身一人前往外面闖蕩,那時她38歲。
回憶那時,郭敏說道:“那時一門心思下海,想賺筆錢回來給女兒。”
談及(+V:haoivf)當時是否有顧慮時,郭敏說道:“那時膽子大,想著外面肯定也需要會計,別人能干的,我也能干,人家能吃苦,我也能吃苦,就是硬著心腸往下走,只要我決定的事,我就一定會把它干成。”
當時僅11歲的女兒也對媽媽下海表示了支持。
郭敏離開時告訴女兒:“等你以后長大了,媽媽把你接出去。”
對郭敏而言,給女兒更好的生活一直是她奮斗的最終目標。
她相信,憑借自己不服輸,不怕吃苦的精神,肯定能為女兒拼下一個好未來。
幾經輾轉,郭敏來到沈陽,憑借資歷與技能,郭敏很快找到了一份會計工作,收入是(+V:haoivf)之前的幾倍。
郭敏擁有更多收入后并未開銷什么,收入幾乎都寄給女兒,供女兒讀書,讓女兒吃好點,用好點,并寫信告訴女兒讓她不要著急,很快就能給她更好的未來了。
那時郭敏相信,她與女兒的日子未來還有好長好長,現在吃的苦,受的罪,暫時的分別在未來都有更好的東西回報。
作為母親,她表達愛的方式就是默默忍受一切,然后把思念寄托給未來。
1997年,郭敏來到北京,在這找到了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
她原本打算再過幾年賺夠了錢,就回老家與家人團聚,可是還沒等到那天,丈夫便在1998年時(+V:haoivf)與她離了婚。
郭敏獨自消化了這段破裂的婚姻,繼續倔強地拼搏,為女兒的未來攢錢。
2001年,47歲的郭敏與首鋼一位工人重新組建了家庭,之后郭敏為女兒在北京找到了一個出納的工作,女兒就此來到了北京生活。
此時郭敏的人生好像又重新走上了正軌。
談及那時,郭敏回憶了與女兒一起的日子:“每天我們一起出去,她去上班,我去干活,晚上我繞去接她,和她一起回來,她知道我喜歡吃紅薯干,就給我買紅薯干吃,我們一路上說說笑笑,那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日子。”
母女團聚,其樂融融,這樣看似平常的(+V:haoivf)日子是郭敏過去最大的愿望,“我是這樣想的,她跟我一起來北京,北京工作成家,我老了還有個依賴,有個伴。”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如果沒有后來發生的事情,郭敏將如自己所想那般,與女兒一同度過幸福的人生,可惜生活總是充滿了意外。
2005年11月21日,因非典回到老家的女兒在馬路上遭遇了車禍,搶救無效后不幸喪生。
再誕子女
女兒死的那年,郭敏51歲。
談及女兒的死,郭敏瞬間哽咽了起來:“我女兒死后,我就天天哭,眼睛都腫了,人都是崩潰的,整夜整夜睡不著覺,我50歲以前頭發都是黑的,就是51歲那年,(+V:haoivf)就那幾天突然就白了。”
女兒死去的消息傳來后,郭敏因悲痛過度而昏迷不醒,被人送進醫院才搶救了過來。
郭敏也因昏迷不醒,以至于沒能在火化前,見到女兒最后一面。
收到老家寄來的死亡證明與火化證明后,郭敏每天都以淚洗面,腦海里時時刻刻都是女兒生前的音容笑貌。
女兒死了,郭敏也失去了人生的希望,她辛苦半輩子就是想為了與女兒好好過日子,談到那個時候,郭敏說:“那時只覺得完了,全完了,徹底失去了希望。”
對女兒的死,郭敏很是愧疚與后悔:“每次想起這事,我都在想,要是當初(+V:haoivf)沒讓她回去就好了,真的特別后悔。”
女兒的死讓郭敏過去的計劃徹底崩塌,人生也徹底陷入了脫軌,若非還有丈夫細心照顧,她恐怕早已離開。
2008年,郭敏痛苦的人生迎來了轉機。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郭敏在報紙上了解到了一個消息:一個日本女人在60歲的時候通過試管生下了一個孩子。
這個消息讓郭敏因喪女而烏云密布的心房里透進了一絲光亮。
談到那時,郭敏說道:“那時我想,我比她小六歲,身體也沒什么病,她能成功,我也能成功。”
就此,此時已經54歲的郭敏重新確立起了生活的目標——通過試管(+V:haoivf)技術生孩子。
確立這個目標后,郭敏聽到了身邊許多反對聲,但郭敏并不在意。
她回憶那時說道:“只要我決定的事情,我一定會把它干下去。那時我沒想到后果,我雖然年紀大了,但也能克服,錢沒有了,我有退休工資,我老公也有收入,我們倆養孩子問題不大。”
談及再生孩子的必要性,郭敏則說道:“這不是個利弊的事,是生與死的事,要不是有這個目標,我可能都活不到今天。”
郭敏確定目標后,便如過去決意離開家打拼賺錢一樣,奮不顧身地投入到試管生子中。
期間她去了很多醫院,看著郭敏的高齡,許(+V:haoivf)多醫生都告訴她不太可能。
可是郭敏沒有放棄,依舊繼續找著,功夫不負有心人,郭敏終于在一家公立醫院遇到了愿意試試的醫生,但因醫院資源緊張,郭敏的手術被排到了一年以后。
求子心切的郭敏不愿繼續等待,于是繼續尋找,最終郭敏在一家私立醫院接受了手術,這筆手術的費用高達8萬。
在那時8萬元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郭敏不惜傾家蕩產,甚至與母親借款三萬才湊夠了手術費用。
在經歷藥物調養、頭胎流產等等艱辛后,郭敏終于懷上了雙胞胎。
2010年4月6日,56歲的郭敏通過胚胎移植手術順利產下一對龍鳳胎,刷新了當時北京地區女性生殖的年齡上限。
艱難養育
兩個孩子的出生,讓郭敏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她不再時刻沉浸在愛女死亡的悲痛中,開始重新享受作為人母的開心與喜悅,“他們出生后,我才覺得我是活著的。”
好景不長,郭敏很快便面臨了生活的重重壓力,五十多歲本是該被子女照顧的時候,而郭敏卻要重新擔負起養育兒女的重任。
2013年7月10號,郭敏的丈夫突發腦梗癱瘓在床。
郭敏這樣形容到那時的感受:“原來我和我老公帶孩子,一人帶一個還好一點,那時我聽到他腦梗,(+V:haoivf)腦袋都蒙了,我說完了,這下兩個孩子什么東西,我都要管了。”
郭敏沒有被這個突發的意外打倒,她說:“雖然辛苦,但當時我想,為了兩個孩子,就算累死累活也要干下去,我從來沒有后悔過。”
當問及有沒有想過未來時,郭敏回答道:“沒去想,只能往好的方面想,沒時間想別的,那時候每天都是忙忙叨叨的。”
丈夫癱瘓后,被他的兒子接回了家,郭敏只能獨立支撐兩個孩子的生活。
郭敏這時59歲,與兩個孩子住在北京,每月只有1700元的退休金。
為了養育家庭,已經退休的郭敏不得不重新做起自己的老本行。
在最多的時候,(+V:haoivf)她同時給七家公司做賬,每天熬夜到三四點是家常便飯,至于忙起來了就更是沒底了。
談到那時的工作強度,郭敏說道:“年底的時候,我七天七夜沒睡覺,嘴巴都腫的,全部都起泡,就是到四五點的時候特別困,趴半小時,然后起來繼續干,沒在床上睡過。”
鄰居也談到了郭敏的辛苦:平日除了看見她接送小孩,幾乎在外面看不到她的身影,剩下的所有時間,她都把自己關在屋子里。
即便工作如今辛苦,郭敏依舊需要節儉度日。
因為收入太低,負擔太重,家里的每頓飯都需要精打細算,買一條魚回來,(+V:haoivf)三個人就要吃一個月,第一周吃魚頭魚尾湯,后面三周,每周吃一段魚身。
雖然日子艱辛,但郭敏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她便覺得一點也不累不苦了。
談及孩子時,郭敏很是高興,她笑容滿面的說道:“以前每次去幼兒園,他們就沖過來說想我了,要抱抱,所以我現在回憶起來都挺高興的。”
當時日子雖然辛苦,但在郭敏的計劃里,自己慢慢賺錢,把孩子們供到大學畢業,等那時孩子們長大,自己就能松口氣了。
可是命運總不愿讓郭敏好過,這一次郭敏的計劃又落空了。
患病以后
2017年,郭敏因過度勞累與(+V:haoivf)不規律的作息,患上了腔隙性腦梗。
次年,郭敏的丈夫因之前的腦梗去世。
在接連經歷自己患上腦梗與丈夫去世的悲劇后,一貫倔強的郭敏也知道,自己可能很難完成自己最初的計劃了。
于是,郭敏開始試探孩子的想法,小心翼翼地詢問孩子愿不愿意去有錢人家生活。
孩子聽到媽媽的問話,心思聰慧的猜到了媽媽的擔心,于是兩人干脆的說道:“不去,不去,只跟媽媽一起,窮就窮,等我們長大了自己賺錢,到時候每個月都給你一萬塊,帶你過好日子。”
郭敏的眼眶不禁濕潤了,她說她有了新計劃,不是(+V:haoivf)繼續努力賺錢供孩子讀書,而是盡可能多活些日子,陪陪自己的孩子。
重新確定生活重新的郭敏,開始過起了不一樣的日子。
她辭去了之前兼職多份的會計工作,開始注意起身體來。
2022年,郭敏68歲了。
在過去,晚上輔導完孩子學習后,郭敏便要繼續投入工作,熬夜算賬,為孩子的未來攢錢了。
如今,孩子們12歲了,即將上初中,較之過去郭敏輕松了不少,她每晚的工作計劃更換為了身體鍛煉。
每到晚上,她就閉著眼,用手指敲打頭部81次,以此疏通血氣,之后便在家中練習八段錦強身健體。
鍛煉完畢后約莫十點,(+V:haoivf)此時孩子們已經在臥室睡著,徹底靜下來的郭敏便會吃掉每天用來控制血壓的藥物。
之后,郭敏便會去到客廳坐著看些小說,多是偵探、破案一類的。
對郭敏而言,這是一天中僅屬于自己的時光。
稍微放松后,郭敏便會按照自己的計劃上床睡覺,得了腦梗后,郭敏如今都要保證自己每天有7小時以上的休息時間,她得為孩子保重身體。
在孩子8歲時,兒子曾指著篇漫畫對郭敏說:“媽媽,快看,如果你連續1200個月都喝這種牛奶,你能活100歲!”
那時郭敏聽到后就笑著答應了孩子。
郭敏知道自己的情況,所以她更不想失約,她想活到100歲。
“(+V:haoivf)少油少鹽心態好,注意運動和休息。”就是郭敏現在履行諾言的法寶,她始終相信,只要好好按醫生的話來生活,她就能不再發病,也就能繼續陪著孩子生活,去完成那個活到100歲的承諾。
對于未來,郭敏依舊充滿信心:“這個路是人走出來的,我既然走了這個道路,就要往前走。”
對于他人的幫助,郭敏表示拒絕。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時,學校曾想為郭敏組織捐款,但郭敏婉拒了,因為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和其他的孩子一樣,不想讓孩子被別人瞧不起。
她將眼前的日子視為“最艱苦的十年”,她相信只要自己注意身體,等孩子們成年了,那時他們一家人就會有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