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陸建軍成株洲第2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原標題】
這個春天他赴長沙捐獻“生命的種子”
成為我市第2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3月16日,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前往醫院慰問陸建軍。通訊員供圖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劉瓊 通訊員/劉靜 陳君)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春天,又一個生命奇跡即將誕生。
3月16日,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47歲的陸建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很快,這份“生命的種子”將會讓一名白血病患者收獲重生的希望,而他也成為我市第2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入庫”不到3年,就配型成功
16日下午,記者聯系上陸建軍時,他正在長沙的賓館休息,剛剛完成造血干細胞采集的他有些激動。
陸建軍是醴陵市榮華煙花鞭炮廠的管理人員,2019年9月6日,他第二次獻血時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
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入庫”不到3年時間,自己竟然“中獎”了。
“在非血緣關系中,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率僅為幾十萬分之一。我覺得很幸運,這么小的概率讓我碰上。”陸建軍說,去年10月,市紅十字會通知其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沒有絲毫猶豫,他欣然同意捐獻。這幾個月,為了讓自己的身體達到最佳狀態,他戒掉了熬夜的習慣,在作息、飲食方面格外講究。在他看來,“既然答應了,決不能‘失約’?!?/p>
“沒什么事能比救人更重要”
2月27日,陸建軍順利通過體檢。這意味著,他需要在醫院度過一段時間,完成捐獻流程。此時臨近清明節,正是鞭炮行業最繁忙的時候。
“沒什么事能比救人更重要?!边@位樸實的漢子立馬放下手頭工作,積極為造血干細胞采集做準備。
3月11日,他入院開始注射動員劑。頭兩天,他出現了肌肉酸痛、乏力等不適癥狀,可這并未讓他打“退堂鼓”。
入院的第三天,陸建軍碰到了一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簡單交流后,對方得知其是一名造血干細胞捐贈者,竟激動地拉著他的手,連連致謝。
“雖然我還未配型成功,但你們的大愛讓我看到活下去的希望?!边@名白血病患者動容地說。
看到這些患者對“活下去”的渴求,陸建軍愈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更讓他欣慰的是,得知自己要捐獻造血干細胞,正在海軍服役的兒子竟說道:“爸爸,你真棒,我也要加入中華骨髓庫,像你一樣救人。”
近兩年,我市“入庫”數均破千例
“非親緣關系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治療白血病等惡性血液病最根本途徑,并且對捐獻者的健康沒有任何影響。”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專職副會長李彥介紹,2018年,市紅十字會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這些年,我市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有了“質”的變化。
據統計,7年前,全市造血干細胞血樣“入庫”數不到百例,近兩年,我市“入庫”數都突破千例,呈逐年遞增趨勢。值得一提的是,株洲已有28人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如果您身體健康、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可到無償獻血屋填寫志愿捐獻書及有關表格,并抽取10毫升血液樣本,或者直接聯系中華骨髓庫。
編輯:青琪
二審:戴萍、唐劍華
三審:葉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