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做試管嬰兒的經歷
今天是我transfer胚胎的第三天,寫這篇文章是希望能夠幫助到那些在懷孕道路上歷盡艱辛的小夫妻們,那些渴望孩子卻又一次次受傷的姐妹們。
我生活在硅谷San Jose, 年紀已經超過35,在美國不屬于高齡備孕婦 ,是一名心血管和腹部的b超師(然而并不做婦產b超)。2018年的7月,當我和老公著手準備要孩子的第二個月,我就很歡喜的懷上了。與此同時,我國內兩個特別好的朋友(z和c)先后在長沙湘雅醫院進行試管嬰兒的嘗試(簡稱IVF),朋友yy在2015年生下了非常可愛的女兒,另一位c在2018年6月左右進行胚胎移植,不幸的是她在一個多月后宣告流產,那時候為了不打擊她,我并沒有告訴她們我自然懷孕的喜訊。我在這里提到兩位好朋友是因為她們在后來在我的備孕道路上提供了無比重要的信息和精神上的鼓勵,以后我還會分享她們在國內ivf治療的流程與美國的不同之處。以供大家對比和參考。
2018年9月我經過了苦苦等待和各種檢查,終于在確診胚胎無心跳后,醫生用藥物終止了妊娠。而此的朋友c經過身體調理,在國內進行了第二次移植,并成功于2019年5月生下小公主一枚。至此,我的備孕壓力達到頂峰。
在這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我周圍有5對做試管嬰兒的朋友,除了一對是因為雙方年紀太大選擇的是代孕以外,其他都是因為男性精子的活性太低而無法受孕,這完全顛覆以前大家覺得懷不了孩子都是女人問題的觀念。并且我看了一篇關于試管嬰兒的文獻,從優生的角度而言,男性年紀超過45歲以后并不建議再進行試管嬰兒。所以請一定要讓男方做完整的檢查,并且有些檢查需要重復多次。
當然,在拿到化驗結果單的時候,我老公是不相信這個事實的,并且他不斷用引導的語言希望醫生可以告訴我不是精子的問題。不過因為第一胎無心跳的事實,告訴我們很有可能我們的那個孩子在基因上有缺陷(雖然后來知情的每個人都告訴我們這很正常,1/3的人其實都有流產經歷,但是為什么那個人是我呢?我反復問我自己)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一邊自然備孕,一邊開始搜集IVF的相關資料,調查下來整個灣區有大概5個機構是在考慮范圍的,每家的費用都差別不大,如果按照統一標準,單次cycle來算的話價差都沒有超過1萬美金的,我會列出最后我的價格來給大家做參考:
UCSF Medical Center
這是全美排名前十的醫療機構,坐標舊金山,學術與技術并肩,并且我老公的姑姑12年前,40多歲的時候在這里成功做了一對龍鳳胎混血兒,足月,現在兩個10多歲的孩子非常健康聰明。
我們參加了IVF的orientation,相當于一個會議,發了兩本厚厚的冊子,一本是介紹ivf的流程,簽約合同的樣本,以及各個流程的藥和使用的具體解說;另一本是通過流程圖深入簡出的描述了ivf。
我們最終沒有選擇UCSF是因為它坐落在舊金山,而舊金山的交通真的是惡劣到令人發指,ivf在促卵期間會有大概一至兩周不固定的去抽血和做b超,按照這個時間成本來算,早高峰我往返一趟舊金山需要至少3個小時……不過如果有國內有朋友是專門來美國做ivf的話,UCSF還是我首推的一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