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試管成功率最大化?好孕途中那些積累的成功
試管嬰兒技術從最初誕生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的時間了,但無論是在什么時候,無論是尋常百姓家,還是生殖醫學界,最關心的莫過于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對于渴望擁有寶寶卻難以自然受孕的家庭來說,試管嬰兒成功率決定著選擇哪家生殖中心、哪個主診醫生、哪個治療方案;什么時候該堅持,什么時候應該放手。然而,試管嬰兒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各自的評估指標。即便是“成功率”也有不同的指標。
那么,該選擇哪個指標來幫助自己判斷,樹立治療信心呢?
在患者心目中,都是非常不愿意接受“再來一次”?!拔抑幌胱鲎钌俚闹委?,得到最大的成功率?!?這時,累積活產率的計算將更好的幫助我們衡量治療的情況,刷新我們對移植成敗的認知,對成功更加充滿信心。
而根據2018年12月中國醫師協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發布的《基于單次促排卵周期的累積分娩/ 活產率專家共識》中,“累積分娩率”的計算標準:一次卵巢刺激取卵后,新鮮周期、以及用完所有胚胎冷凍周期的首次分娩患者數,占卵巢刺激起始(或取卵)周期數的百分比。也就是說,一次促排形成的所有胚胎都被移植完后,獲得1次成功生育的幾率。這種計算方法讓我們面對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有了更加客觀、公平的評判。
為什么一個計算公式竟有這樣強大的效果呢?要知道,一次促排,獲得卵子數量越多,可移植的胚胎數更多,累積成功率也就越高。
假設一個女性患者經歷一次促排周期,并獲得13枚成熟卵子,培養所得多個可用胚胎。根據資料顯示,一次胚胎移植后活產率會在40%左右,而多個胚胎可以讓C女士擁有多次移植機會,她的累積成功率可以上升至60%。這個數字是不是讓我們信心滿滿呢?
同理,當C女士第一次移植沒能獲得寶寶,那這種“失敗”反而是在為她累積成功。
而一次促排卵得到足夠的獲卵數,才能保證我們在經歷最少的身體痛苦和精神壓力下,擁有更多的可移植胚胎,從而增加一次促排卵后成功分娩的機會,還可以為二胎做好胚胎的儲備。
如果說輔助生殖技術是不育家庭希望的寄托,那么累積活產率的計算則為這寄托奠定了更加可靠的數據基礎,讓渴望成為父母的他們能夠更加理性的看待試管嬰兒的結果,信心前行,不輕易放棄就會擁有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