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人民醫院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是1952年第十世班禪大師返藏時的行轅醫療隊的基礎上,同期到達日喀則的北京醫療隊及隨后中央衛生部第一批援藏醫療隊及來自全國各地醫療志愿者進藏陸續匯集后,經過三年多的籌備,于1955年10月15日正式宣告成立,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日喀則市第一家醫療衛生機構。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經過醫院一代又一代干部職工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努力,已發展成為日喀則市一所兼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乙等醫院,是國家級“愛嬰醫院”,自治區結核病防治中心臨床分中心、西藏大學附屬醫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日喀則技術合作醫院、上海兒童醫院日喀則技術合作醫院。日喀則撤地設市后我院于2014年12月22日正式更名為日喀則市人民醫院。
醫院現占地面積8.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全院員工總數573人(在編正式355名,援藏干部3名,臨時工及招聘人員215名),全院干部職工中漢族65名,藏族501人,其他少數民族8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07名,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3名,中級專業技術人員90名,初級(師、士)專業技術人員304名,核定編制床位250張,實際開放床位達398張。
干部級別為:正處級3名,副處級1名,正科級20名,副科級41名。
專業及科室設置:醫院開設了56個與本市疾病譜相適應的臨床、醫技等醫療專業技術科目,設有39個職能科室(即政工人事科、辦公室、群團組織科、經濟質量管理科、財務科、總務科、醫務科、護理部、門診部、質量控制管理科、醫療保險管理科、總務科、病案統計科、保衛科、內科、保健科、普外科、骨外科、神經外科、手術麻醉科、外科干部病房、外二科、血液透析室、婦產科、兒科、口腔科、眼耳鼻喉科、中醫科、傳染科、急診科、皮膚科、放射科、檢驗一科、檢驗兒科、功能科、病理科、康復理療科、藥劑科、體檢中心)。
對口援藏工作情況:自1995年實施對口援藏工作以來,我院先后接受對口援助5244萬余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2035.95萬元,人才培養總投資159萬元,辦公設備、交通工具等其他設施總投資340萬元,醫療設備總投資2709萬元。
主要醫療設備:醫院配有進口1.5T超導核磁共振、16排螺旋式CT掃描儀、DR?數字化X光機、CR數字化X光機、500毫安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高壓氧艙治療、彩色超聲診斷、宮腹腔鏡手術設備、24小時動態心電圖、纖維支氣管鏡、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C型臂X光機等大中型醫療儀器設備。
目前開展的主要科室專業技術項目有:肺葉切除、食管癌根治術等胸外科手術及甲狀腺癌根治術、乳癌根治術、胃癌根治術、肝葉切除術、胰頭癌根治術、直腸癌根治術等腹部外科手術;腎癌根治術、膀胱癌根治術、前列腺癌根治術等泌尿外科手術;顱內腫瘤摘除、血腫清除等顱腦外科手術;全髖關節置換術、單髖人工關節置換術、脊柱前路鋼板內固定術、四肢交鎖髓內釘固定術、肩胛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大齡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股骨截骨+髂骨截骨成形術、骨盆骨折切開內固定術、肩關節成形修正術、脊椎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術等骨外手術;內科方面有較豐富的高原病診治能力,如高原反應引起的肺水腫、腦水腫、呼衰、心衰等;婦科方面能夠開展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輸卵管癌、盆腔淋巴清掃術、外陰癌手術、各種婦科腹腔鏡手術、經陰道婦科相關手術、陰道深部血腫縫合術、產科常規手術、各種難產處理方式等許多西藏市屬難度較高的醫療技術項目。
我院擔負著本市18.2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占西藏總人口1/4的18個縣(市)75萬人口的防病、治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等任務。年總診療人數達到16萬余人次,急診診療9000余人次,收治住院病人9000余人次,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為93.18%,死亡率控制在1.32%以內,年平均床位周轉次數為24.19次,完成大中小手術共3000例。
醫院先后榮獲日喀則市、自治區和國家級的多項榮譽:先后兩次榮獲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的“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榮獲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榮獲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先后兩次榮獲自治區文明委授予的“西藏自治區文明單位”;醫院婦產科被自治區婦聯授予“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榮獲自治區衛生廳授予的“全區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是日喀則市委、市府根據日喀則市廣大干部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和我院所承擔的醫療、保健、預防、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工作職能,于2013年初做出的重大決策。新院區建設項目總占地面積為1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8.57萬平方米,預設病床700張。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門診樓、醫技樓、病房綜合樓、干部保健樓、全科醫生培訓樓(含行政辦公與信息)、中心血站、高壓氧艙、制氧室、后勤服務中心以及地下室等建筑,基建總投資為3.4億元,其中國家投資7670萬元、上海第七批援藏援助1.5個億元,寶鋼集團援助2700萬元。新院區的建設上市委、市府給予高度重視,指出要舉全市之力,將打造成一所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綜合型三級甲等醫院,成為區域醫療中心的典范,為全市乃至阿里、那曲等周邊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