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熱疫苗接種后副作用匯總,出現低燒、紅腫是正常反應
雖然出血熱疫苗是比較安全的,但還是會有一定的幾率出現不良反應,如果只是出血熱疫苗接種部位局部紅腫、發熱等情況,都屬于疫苗接種的正常反應,2-3天就可以自然消退,如果癥狀比較嚴重的話,就需要及時上醫院就診,查明原因。
不管是什么疫苗,都是有可能出現不良反應的,但要知道哪些是正常的不良反應,哪些是不正常的不良反應,才能更好的分辨情況,如果是不正常的不良反應,才能及時的上醫院進行診斷并接受治療。
出血熱疫苗接種后要注意不良反應
正常反應
1、低燒
從臨床數據上看,有些患者體質比較敏感,注射了疫苗后,可能會有低燒的表現,但一般體溫不會超過38度,大概持續一兩天可以自行消退;
2、局部腫脹
在注射出血熱疫苗時,如果注射的速度太快,肌肉吸收不良,常會在注射部位出現硬的結節或者紅腫、脹痛等不適感。不過這種癥狀在1到3天內也會自然消退;
3、渾身無力
目前臨床上注射的出血熱疫苗主要是細菌培養滅活疫苗和純化鼠腦疫苗,對人體來說,這些疫苗也屬于異物入侵,所以剛注射了疫苗時可能會有渾身無力等不適癥狀。
4、局部皮疹
如果對出血熱疫苗中的某些成分過敏,或者體質比較敏感,注射了出血熱疫苗后會出現皮疹癥狀,一般只是在注射部位出現,一段時間就會消散。
不正常反應
1、高燒,體溫超過38度,且持續上升,就需要盡快到醫院進行診治;
2、全身皮疹,嚴重時皮疹會擴散到全身,需要盡快接受治療。
雖然存在比較嚴重的副作用,但發生的幾率是特別低的,和90%以上的出血熱疫苗預防作用比起來,還是很有必要接種的,而且出血熱疫苗接種費用也不貴,一般家庭都負擔得起的。
如果只是正常的副作用的話,一般不用過多進行處理,2-3天就會自行好轉,只需要在這期間注意不要著涼,飲食要盡量清淡,以便更好的恢復,可以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
如果是正常的疫苗副作用可以多吃些新鮮蔬菜
如果出現高燒的話,超過了38.5℃,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可以先做一些口服退熱藥物的處理,比如可以吃一些布洛芬或者是對乙酰氨基酚,并進行物理降溫,用濕毛巾來擦拭額頭、腋下等地方,幫助快速散熱。
如果出現輕微過敏的話,僅出現局部皮膚的皮疹,可以涂抹抗過敏的藥膏,然后等皮疹自行消退,如果出現了全身皮疹,就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抗過敏治療,以免過敏情況逐漸加深,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臨床數據表明,出血熱疫苗接種后僅有0.08%人發生輕微發熱,絕大多數人是沒有反應的,所以不要看到說的不良反應就不想接種了,只要沒有出血熱疫苗禁忌癥,又在接種年齡范圍內,就可以考慮進行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