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兒科完成IRF4基因缺陷病世界首例干細胞移植成功
IRF4基因雜合突變體T95R導致聯合免疫缺陷,是一種最近剛被命名的罕見病,今年1月國際知名權威期刊《免疫科學》發表來自8個國家56個機構學者的聯合研究報告,通過基因分析、體外功能實驗等揭示疾病特點、探索治療手段。
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擔綱研究中的重要參與機構,提供了一個病例臨床資料,還成功完成了這一罕見病的世界首例干細胞移植治療。
小凡來自云南,三歲起反復咳嗽、腹瀉、發熱,多年來輾轉云南、北京、重慶的多家兒童專科醫院,常規治療效果并不理想。2018年10月“小凡”全家慕名來到復旦兒科臨床免疫科住院。
經評估發現:小凡有支氣管擴張、直腸結腸炎,同時伴有皮膚、腦和肝臟的累及,王曉川教授領銜的臨床免疫科團隊應用先進分子診斷技術、免疫評估手段,確定疾病是由于干擾素調節因子4(IRF4)基因突變。
經與國際免疫缺陷病團隊的深入合作,研究機構收集包括小凡在內的7例患者,通過一系列細胞實驗證實:IRF4基因T95R突變導致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聯合免疫缺陷(CID),研究揭示了一種集功能缺陷、功能增強、獲得新功能的突變體最終導致疾病的新機制。
干細胞移植是治療原發免疫缺陷病的唯一根治方法,復旦兒科翟曉文教授領銜的兒童罕見病干細胞移植團隊,多年來致力于兒童罕見病干細胞移植治療。小凡確診后,經復旦兒科干細胞移植團隊與臨床免疫團隊評估討論,確定了干細胞移植治療方案。經過配型和移植前的精心準備和治療,去年10月小凡在血液科移植病房開始干細胞移植。
由于疾病非常罕見,沒有移植成功先例,干細胞移植團隊憑借在兒童罕見病干細胞移植領域豐富的經驗,為小凡設計了干細胞移植治療方案。去年11月6日,小凡順利接受了非親緣外周血干細胞移植。
移植后兩周,健康供者細胞在小凡的體內生長起來,經檢測完全替代了原來的缺陷細胞,小凡疾病得到了根治。目前經過一年多的觀察隨訪,小凡的感染和臟器損害逐漸恢復,獲得新生。
復旦兒科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多年來一直關注兒童罕見病,臨床免疫科團隊和干細胞移植團隊在原發性免疫缺陷病(PID)建立了集臨床、免疫表型、基因型分析和功能實驗的精準診斷體系,在國內率先開展多種PID的靶向治療。針對PID系統建立了包括產前診斷、出生篩查、疾病隊列特征、精準診斷、靶向治療和干細胞移植等全面的臨床診治體系,開啟了我國系統有效的診治PID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