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什么是干細胞?它真的有疾病治療的功效嗎?
干細胞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中最復雜、最先進的療法之一,在很多傳統手段無法攻克的疾病面前,干細胞療法讓人們看到了希望。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干細胞治療技術和產業化快速發展,各國家密集發布支持性政策,干細胞產業即將翻開新的篇章。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么是干細胞?
干細胞是人體的原料,能夠分化為人體所有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胞。在體內或者實驗室適當條件下,干細胞可以分裂成為更多的子細胞。這些子細胞要么變成新的干細胞,要么變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特化細胞,如血細胞、腦細胞心肌或者骨骼等等。也就是說,干細胞具有生成新細胞類型的天然能力。
研究發現,干細胞有多種來源。按照人體不同發育階段來分,可分為:
1、胚胎干細胞 – 這是唯一存在爭議的干細胞類型。胚胎干細胞在胚胎發育階段由胚泡產生。它們能夠成為人體內部的任意細胞類型。
2、圍產期干細胞 – 這些細胞在出生前和出生后的一段時間里立即生成。這類細胞的收集不會影響胚胎或者新生兒的發育,所以它們是無爭議的。
3、成體干細胞 – 它們是在有生命的成年人體內中發現的無爭議的細胞。每個人都在它們的骨髓,脂肪(脂肪組織)和很多其他地方都存在干細胞。
4、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 – 它們在2006年被發現。它們是無爭議的,因為它們是在實驗室基因重組的成體細胞。像胚胎干細胞一樣,它們能變成身體內的任意細胞。
5、癌癥干細胞 – 它們是生物科技和制藥公司正在研究的一種干細胞類型,因為它們在促進腫瘤的形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癌癥干細胞的公司想要了解干細胞如何管理和預防癌癥。
干細胞在醫學中如何應用?
如今,大多數提供干細胞治療的醫療診所都使用來自脂肪組織或者骨髓的間充質干細胞。間充質干細胞是一類多功能干細胞,在骨科修復、疼痛治療、關節炎、哮喘等應用領域被探索。間充質干細胞能對人體內的其他細胞產生影響,這種現象被稱為“旁分泌”。
雖然無論何時進行細胞療法都有風險存在,但是大量的科學證據表明,當正確管理和監督時,間充質干細胞被可以很安全地用于患者。當干細胞是多功能干細胞時,又多了一層安全保障(分化能力有限)。對干細胞來說,自我衍生(“自體”)比從其他人獲得(“異體”)更安全。
另一種在醫學中被廣泛應用的干細胞類型是造血干細胞。造血干細胞移植作為病人接受放療和化療之后免疫系統的重塑方法已經被應用了幾十年了。
當我們受傷或是生病時, 我們體內的細胞同時也會受傷甚至死亡。此時, 干細胞會被活化。干細胞的工作就是要修補受損的身體組織并且更新例行性死亡的其他細胞。如此我們的干細胞才得以使我們保持健康并且防止早發性老化。
干細胞是否已經用于疾病治療?
干細胞治療疾病極具潛力,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干細胞是否已經用于疾病的臨床治療?這也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事實上,一些干細胞已經在臨床中獲批使用,例如利用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等惡性血液疾病。除了造血干細胞移植,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有多款干細胞藥物上市,針對的疾病有急性心梗、赫爾勒綜合征、復雜性克隆氏病并發肛瘺、血栓閉塞性動脈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多種疾病。
隨著臨床研究不斷獲得突破,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干細胞藥物上市,會有更多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