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成功移植1例慢性腎病患者的逼尿肌活動減退
逼尿肌活動減退(DH)是一種排尿功能障礙,其特征是尿流量低、逼尿肌壓力降低或收縮持續時間短,導致膀胱排空時間延長和/或無法完全排空。
DH患者會出現可使病情惡化的體征和癥狀,其中排尿后殘留物含量高,導致反復尿路感染增加,尿路結石形成,甚至是腎功能衰竭。

迄今為止,還沒有恢復膀胱收縮功能的有效干預方法。鑒于上述情況,有國外學者使用自體間充質干細胞(MSCs)成功移植了1例DH和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患者,并把研究結果發表在《Biomedicines》期刊上,過程和結果見下文。

目 的:觀察MSCs移植DH和CR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納入患者:一名54歲的男性患者沒有吸煙或飲酒史、全身性動脈高血壓、18個月的急性尿潴留病史和腎功能衰竭。該患者接受了內窺鏡前列腺切除術以治療前列腺肥大,術后患者仍抱怨尿流微弱且間歇性、排空不全、終末滴漏和尿量減少的感覺。
方 法:在簽署知情同意書后,該患者接受了2次自體MSCs移植(每次2*106個MSCs,第二次間隔30天),移植是通過膀胱鏡針(20號)在膀胱三角上方膀胱體中的點進行膀胱內注射。

術后隨訪:為了評估他的生活質量,使用經過驗證的工具“國際尿失禁問卷”的簡表(ICIQ-SF)。數據收集工具在研究開始時和最后一次移植后60天使用。
隨訪結果:①有效性:生化指標測試表明尿素為59 mg/dL和肌酐為1.8 mg/dL,診斷為初期慢性腎病。

患者在MSCs移植前的ICIQ-SF評分為19分,移植后該評分降至1分。此外,移植后進行的尿動力學研究顯示最大流量從2 mL/s增加到23 mL/s,最大流量下的逼尿肌壓力從21 cmH2O 到46cm H2O和膀胱收縮指數(BCI)從31到161,表征良好的逼尿肌收縮,見上圖。
②安全性:經泌尿系統檢查,發現外生殖器正常;直腸指檢顯示前列腺重40 g,無結節且無痛;血細胞計數和凝血圖正常;未觀察到與MSCs移植相關的任何并發癥;尿培養檢查未顯示任何感染。
總 結:該患者在經過MSCs移植后,他的排尿功能、尿流和尿量都有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隨訪6個月后,該患者慢性腎功能衰竭病情也得到逆轉。證明MSCs移植是一種可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