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大小對做試管嬰兒有沒有影響?會不會影響成功率?
生命最初的起源就是從一個個小小的卵泡開始的。在女性出生起,卵巢中就儲備了約100-200萬個基礎卵泡,這些卵泡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逐漸凋亡、閉鎖。當女性月經來潮后,卵泡開始發揮作用,直接與女性生育能力緊密相連。臨床上,不少女性因為卵泡異常,無法自然受孕而選擇做試管嬰兒。那卵泡大小對試管嬰兒有沒有影響呢?會不會影響成功率?
首先,卵泡和卵子是同步發育的,卵泡的大小會影響卵子的質量。一般來說,大卵泡的發育程度會比較好,卵子質量會比較高;而小卵泡的發育程度較差,排出的卵子質量可能比較差。
其次,大卵泡里有更多的卵泡液,會與卵子一同排出,釋放更多的雌、孕激素,讓子宮內膜這片土壤更肥沃,為受精卵著床提供更多的“養分”。另外,大卵泡排卵后會形成更大的黃體,產生更多的雌、孕激素,也就是黃體功能更好。
不過,卵泡也不是越大越好,比如有的卵泡發育成熟但不破裂,還有的發育到成熟大小,但里面沒有卵子的異常情況。所以,并不是卵泡越大越好,但卵泡小肯定對受孕是有影響的。
臨床上普遍認為,只有卵泡發育到直徑18mm—25mm之間,這樣的卵泡排出來的卵子才更容易與精子結合受精,胚胎質量才會更好。
在試管周期中,醫生會利用藥物來刺激卵泡發育,然后通過B超觀察卵泡大小,只有卵泡直徑達到到18-20mm左右,醫生才會打夜針,并安排取卵手術;如果卵泡直徑小于這個標準,可能會取消周期。
因此,卵泡大小是直接決定著試管周期的進程以及結果的。那對于試管嬰兒過程中出現的小卵泡,有沒有什么辦法改善呢?臨床上,卵泡促排主要與卵巢功能以及促排方案有關。
當女性患有卵巢早衰時,意味著卵巢內的基礎卵泡已經消耗殆盡,基本不可能再用促排藥物刺激卵泡發育;或者雖有基礎卵泡,但由于卵泡生長障礙和性激素分泌異常,即使給予一定的促排藥物刺激但對促性腺激素無反應。
另外,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女性,卵泡也容易促排出來。雖然卵泡數量比較多但質量都比較差,對于促排卵的藥物劑量很難把握,劑量偏大容易發生卵巢過度刺激,劑量偏小容易導致促排卵失敗。通常這類人群會讓醫生比較頭痛,發生促排失敗或卵泡長不大的幾率比較高。
然后就是促排方案制定的問題。試管嬰兒常用促排方案有短方案、長方案、超長方案、微刺激方案、拮抗劑方案等,每一種方案適用的人群也是不一樣的。若方案選擇的不對也會導致促排效果不好,造成卵泡長不大的情況發生。
因此想解決卵泡長不大的問題,需明確原因,對癥下藥。在試管嬰兒治療中卵泡的大小對于獲卵率、卵子質量、胚胎質量、試管結果都會有影響。所以在助孕過程中,要積極配合醫生,采用合適的助孕手段來提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