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熬到37歲終做試管產子的寶媽,撕開國內不孕家庭艱
孩子是兩個人愛情的結晶,也是幸福家庭的重要組成。婚后夫妻都希望生一個寶寶,然而這理應順其自然的事,對于某些家庭卻難如登天。比如,從事服務業的乘務員的楊女士,她24歲嫁給愛情,沒想到婚后13年卻為求子嘗盡了苦頭。
而她的故事只是眾多不孕不育家庭中的一個縮影,撕開了不孕不育家庭艱辛求子的一面。
“24歲結婚,37歲通過試管才懷上頭胎,得知懷孕的那一刻,心情就像小學生考試得了100分”。楊女士這樣形容自己婚后10多年不孕,最終通過試管助孕懷上孩子的那一刻的心情。
而談到她的多年求子路,她只用了6個字:艱辛,疲于奔命。她背后的求子故事究竟是怎樣的呢?
4月20日,楊女士再次通過試管成功懷上二胎后來到我院做B超,主動對她的主治醫生沈婉英說:多虧了您,我才有了孩子,如今還懷上了二胎,我非常感謝您,想寫封感謝信,可提起筆又覺得詞窮。
以下內容整理自楊女士自述:
“老公精子成活率低,起初吃藥治療,人長胖10斤,孩子卻沒懷上”
我是05年結婚,婚后第一年老公還有點貪玩就沒要孩子,第二年開始備孕,但一直沒懷上。09年開始去醫院做檢查,發現老公精子成活率低,就是死精的情況比較多。醫生一開始不讓做試管,讓先吃藥調理。開的藥吃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懷上,而且都是激素類的藥,老公吃了藥人胖了10斤,但對懷孕還是沒效果。
后來家中又出了點事,懷孕這件事又給耽擱了。家中的事情處理完之后,后來又跑了3、4家醫院,掛了很多主任醫師的號,各種科室來回看,輸卵管檢查,卵泡檢測等各種檢查都做了。想起來也是艱辛,那段時間所有的假期都處于往醫院、家里兩頭跑的狀態,可以用疲于奔命來形容,結果仍沒能如愿。
“36歲,第一次來到輔助生殖醫院,卵巢功能已減退,更心灰意冷”
中間換了一次工作,跟同事聊天時聽說,她之前在家恩德運做過試管,生下了一個男孩,讓我也來試試。
36歲的我第一次到家恩德運就診,當時我是一個人到院做的檢查,檢查完發現各項指標都不合格,比正常的值要差一些,卵巢功能也低下。此前跑了很多家醫院做了不少檢查,對身體多少有些損傷。說實話那天檢查完我感覺自己挺慘的,走出醫院的時候都哭了。
后來沈主任勸我不要灰心,給我開了藥調理身體,我吃了3個月的藥,然后開始取卵,一年前后取出了5、6顆卵,在同批來院到診的那批姐妹中我的取卵數是最少的。我老公第一次來醫院都沒取出正常的精液,后來還是用的穿刺取精。
老公精子成活率低,加上奔四的我,懷孕年齡上也已經沒有優勢了,身體狀況不如以前,沈醫生建議先對胚胎進行冷凍,等身體各方面調整好了再移植。
“抱著賭一把的心態,一次移植2顆凍胚,成功生下女娃”
17年12月30日,身體調理差不多了,沈主任就說移植了吧。我也想著賭一把,中途還聽別人說凍胚的移植成功率相對會低一些,加上之前跑了太多醫院都沒懷上,第一次移植其實也沒報多大希望。就在沈主任的建議下第一次移植了兩顆凍胚,但沒想到的是,一次移植就成功了。
得知懷孕后,那心情真的就像小學生考試得了100分那種。
“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情放松后,再次移植驚喜懷上二胎”
2018年我成功通過試管生下了一個女孩,一開始不太能接受做試管的家人都很開心。去年就想著再要個男孩吧,但這次壓力沒那么大了,心情也完全放松了,反正已經有了女孩,第二胎順其自然了。
就這樣,2020年3月我再次來到家恩德運醫院,找到沈主任,在她的建議下這次移植了3枚凍胚,驚喜的是,也順利懷上了,今天來做B超檢查顯示一切都正常,不過這次移植成功后心情落差沒此前那么大了。
看完楊女士13年的艱辛求子路,不由得感慨:生孩子這件事真的是時間不等人。隨著年齡的增加,女性的卵巢功能,卵子質量,子宮內環境等生理機能會逐漸下降,多年不孕通過治療后仍不能實現自然懷孕的,要盡早考慮試管助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