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試管嬰兒并非抽盲盒,好“孕”不靠好運!
“醫生,憑你的經驗,我們這種情況做試管嬰兒能成功嗎?”作為一個輔助生殖醫生,經常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其實,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可以說是一個偽命題。
最近,聽過這樣一句話“做試管的過程就像拆盲盒,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么。”比如很貼切!
首先,最終能不能成功醫生,無法預料!
首先我們需要對試管嬰兒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沒有任何正規的機構能給出保證,做試管嬰兒就一定能保證能成功,畢竟試管嬰兒技術屬于醫療范疇,醫療技術不存在百分百的成功率,所有包成功都是騙人的。
懷孕生子不孕患者尋求輔助生育方式的最終目的,所以試管嬰兒成功率是其最關注的話題。
可以肯定的是患者和醫生的目標是一致的:你要懷孕,我努力幫你懷孕。但是,影響試管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女方卵子質量、子宮內膜環境、男方精液質量等,還有很多無法預料的情況。作為醫生,只能根據個人的檢查結果,結合生殖中心的成功率給一個與您相似情況人群的大致范圍,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數字。
其次,能取到多少優質卵子,無法預料!
試管嬰兒取卵的數量與質量都對助孕的結果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由于不是每個卵子都能受精,也不是每個受精卵都能發育成有活力的胚胎,因此獲得卵子越多,意味著獲得更多高質量卵子的機會,意味著獲得更多可移植胚胎的機會,也意味著成功進行試管嬰兒周期并最終懷孕的機會越高。
然而,由于患者的年齡和卵巢儲備各異,因此在獲卵數也是因人而異的,卵子的質量也會出現差異。
而且,卵子數量并不等同于卵子質量,卵不在多,重在品質。
不少女性朋友在試管嬰兒前期檢查時,基礎卵泡數量并不少,但在取卵時,可用卵子卻非常少,甚至有的女性一個周期促排之后,竟都是空卵泡。
打個比喻,就像花生一樣,有的花生外邊看起來大而飽滿,但是剝開后卻是空的,或者花生粒很小.....空卵泡即是如此,看起來正常,但是里面沒有東西。
第三,所取卵子能成功配成多少可移植胚胎,無法預料!
某種意義上,試管嬰兒助孕就是胚胎自己“過關斬將”的過程。
根據卵子的成熟程度可分為四種卵子,成熟卵子、未成熟卵子、過熟卵子及異常卵子。只有成熟的卵子才能進行受精,其余3種卵子均不能達到受精的要求,不能用來移植的。
即使是卵子與精子受精形成受精卵了,發育所形成的胚胎也有好壞之分,實驗室工作人員會根據胚胎的發育情況進行等級劃分,質量差的胚胎將會被直接淘汰。這樣層層篩選下來,就會出現取卵數量多配成胚胎數量少的情況,甚至有時連一個可用胚胎都沒有。
不然,低質量的胚胎即便是移植到準媽媽的子宮內同樣不能著床,不僅浪費準爸媽的金錢,同樣浪費準爸媽的時間與精力。
最后,胚胎移植后能不能成功著床,無法預料!
有了可移植胚胎了,是不是就十拿九穩了?當然不是!
經歷了艱難的促排卵和取卵,終于熬到了移植胚胎的階段了,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幸運兒,明明移植優質的胚胎卻著裝失敗的患者屢見不鮮。
成功的妊娠離不開3個要素:有發育潛能的胚胎、接受胚胎的內膜,和內膜胚胎的同步化發育,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移植失敗。
就算是妊娠了,異位妊娠,也是試管無法避免的問題。因輸卵管因素助孕的患者,異位妊娠的可能性就相對大一些。
綜上,試管嬰兒作為一種輔助生育技術,成功的關鍵在于醫療技術+自身條件,是醫療實力加醫患努力的結果,并非全憑手氣的盲盒。
所以,糾結這個成功率問題,沒有太大的意義,只會增加我們的焦慮。女性的生育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一旦確定了生育意愿,一定要趕快采取措施,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地去配合醫生治療,盡早打開“盲盒”,與醫生一起去爭取那個100%,迎接我們期望的那個驚喜。
最后給大家幾點建議,希望能助您的試管之路走得更加順暢:選擇一個專業的、成功率可觀的試管醫院;抓住好的孕育時機,女性年齡盡量不超過35歲;身體健康是做試管嬰兒的前提,做好備孕調理;最后保持輕裝上陣的樂觀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