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婦幼保健院與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共建“蘭州市早產兒與嬰幼兒...
新生兒眼病篩查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全國兒童保健工作規范》要求,在新生兒期對嚴重危害新生兒健康的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實施的專項檢查。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達地區,早產兒及嬰幼兒眼病篩查工作已經日漸成熟、診療體系逐步完善。但我省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規范篩查和嬰幼兒眼病篩査處于初步階段,認知及重視程度不夠,人員培養及投入很少。12月27日,由蘭州市婦幼保健院與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聯合成立的蘭州市“早產兒及嬰幼兒眼病篩查聯盟”正式揭牌。旨在有效實現兒童眼病的“早期干預,減少可避免的兒童盲癥”,降低病殘兒的發生,減少因為視力損傷導致的殘疾人員的發生率。簽約儀式由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蘇萬林主持,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丁延虹,蘭州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院長楊言軍,市計生協會秘書長、市衛計委婦幼計生處處長邴永紅,蘭州市七里河區醫院院長李曜坪出席了儀式。我院醫務科、兒保科、新生兒科負責人,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等相關專家列席。
在簽約儀式上,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丁延虹介紹了開展早產兒及嬰幼兒眼病篩查聯盟的背景及意義,強調通過雙方合作,能更加規范地開展早產兒視網膜病(ROP)篩查工作,有效阻止早產兒因重度視網膜病變而致盲的可能性,具有重大社會效益,可以家庭和社會負擔。蘭州市婦幼保健院院長楊言軍在簽約儀式上介紹,由于醫院專科限制,不能滿足早產兒及新生兒眼病的篩查需求。但我院兒保科0-3歲兒童保健門診量每年近1萬人次,并且負責50所托幼機構的兒童衛生保健。同時新生兒科是蘭州市新生兒急診急救救援中心,承擔著蘭州市周邊地區的新生兒轉診救治工作。每年有2300住院患兒,其中低體重兒約300余人。成立蘭州市早產兒及嬰幼兒眼病篩查聯盟,借助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的專業優勢,兩院強強聯合,將更加規范地開展ROP、新生兒眼病篩查工作和治療,為更多的患兒服務。
市計生協會秘書長、市衛計委婦幼計生處處長邴永紅對雙方合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成立聯盟的創舉表示贊賞。希望聯盟雙方通過技術和資源互補,強強聯合,推動我市早產兒視網膜病篩查、嬰幼兒眼病篩查和治療技術更加規范;同時,希望從全市高度充分發揮聯盟平臺技術示范和引領作用,在全市范圍推廣新兒生眼病篩查技術規范和作法,為我市早產兒、嬰幼兒眼病的篩查和治療作出更大貢獻。
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醫生王玉瑾現場為大家講述了《早產兒、嬰幼兒眼病篩查--刻不容緩》。她通過嬰幼兒眼病篩查的目的和意義、篩查現狀、兒童眼保健發展趨勢及需求、篩查設備及方法、技術力量和工作基礎、屈光篩查技術、篩查工作前景及展望等七個方面詳細闡述了早產兒、嬰幼兒眼病的篩查工作在當前環境下已經刻不容緩,早發現、早治療,治愈的幾率就越高,視力殘疾的悲劇便會大大減少。
最后,聯盟雙方進行了“蘭州市早產兒及嬰幼兒眼病篩查聯盟”的揭牌儀式,該技術聯盟的成立和拓展,不僅為視網膜病變的早產兒就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標志著雙方進入深度、正規的聯盟式合作模式。
小貼士:近幾年,蘭州市每年分娩量保持在5到6萬,其中早產兒約占10%。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和生殖助孕技術的迅速發展,超早產兒的出生越來越多。新生兒醫學技術的進步,也使得越來越多的超早產兒搶救成活。早產兒的器官,包括視網膜血管發育不成熟,容易產生視網膜新生血管及纖維組織增生,可導致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嚴重的視網膜病變,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將導致永久失明,給患兒、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