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多久才會有胎心?
胎心監護檢查一般出現在孕后期,通過信號掃描瞬間的胎心變化,來形成的監護圖形的曲線,進而可以了解到胎動、宮縮時的胎心反應,以便醫生來推測胎兒有無缺氧。正常情況下胎兒正常的胎心率在110次/分~160次/分,如果持續10分鐘都高于比較大值,或者低于最小值,那么就說明胎心存在異常,需要進一步檢查處理。
胎心如何監測寶寶健康嗎?
胎心只能夠判斷胎兒在宮內的狀況,是否缺氧。臨床上能夠準確判斷**的方法只有B超、無創基因檢測以及羊水穿刺等。
懷孕多久才會有胎心?
一般在懷孕6周-7周左右就能通過彩超檢查看到胎心了,所以如果大家想要檢查胎心情況的話,可以在懷孕7周以后做彩超檢查,這樣基本都能看到胎芽和胎心,在此之前(微:haoivf)是不建議做彩超檢查胎心的,大家不要太著急,根據專業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檢查時間即可。
此外,如果是平時月經周期比較不規律的女性朋友,懷孕后檢查胎心的時間建議往后推移,這樣才能得到準確的檢查結果,而且要是**次檢查沒有看到胎心胎芽也不要擔心,只要沒有出現異常出血和腹痛的情況,做好孕期保健,隔一段時間在進行檢查即可。
判斷胎兒準確的方法有哪些?
1、B超: 在B超圖像上,B超判斷的準確度只有85%~90%左右,一般在胎兒4個月后就可檢測。
2、DNA抽:可利用基因工程的技術,采取母體靜脈的血液,來判斷胎兒的**。對胎兒及母體沒有風險。如果監測到Y染色體則是**,如果都是X性染色體則是**。
3、羊膜腔穿刺法(微:haoivf):即羊水穿刺,收集羊水中胎兒細胞進行染色體分析。抽取羊水是屬于入侵性的測試,對胎兒及孕婦有一定的流產風險。
4、絨毛活檢術:絨毛細胞的染色體核型與胚胎一致。這種方法準確性可高達90%以上。利用絨毛活檢術雖然在懷孕10周左右即能判斷,但它可能造成流產(3%~5%)。所以與羊水穿刺并不能作為單純的判斷**的方法。
只要寶寶發育正常就是對準父母甚好的禮物。定期做好產檢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