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美國試管嬰兒成功率比中國高,我并不服氣
試管嬰兒網在網上沖浪的時候,總能看到一些營銷號會說,美國、泰國等地的試管嬰兒成功率比中國高多了,技術也更加先進。
那么這是真的嗎?
讓我們看看業內的專家是怎么看待這種說法的吧!
從全球不孕不育的人群結構看,中國需要輔助生殖的人群平均年齡較低,美國的這一人群平均年齡較高。而中國只有30%到40%的人接受治療。
從成功率角度來看,社會上的說法是,國內普遍看到的成功率在30%左右,美國的成功率則達到80%左右。
專業領域內來看,目前,國內的學者們并不服氣美國生殖醫學界號稱的成功率比中國高。上述說了,試管嬰兒網部分是國內商業機構的鼓吹,部分是統計方面的問題。
當然我也不服氣。我認為,如果論成功率,就要看成功的途徑標志,如究竟是以每取卵周期的成功率算,還是移植中心的成功率算,這兩者并不一樣。而這也是,我并不公開贊同眾多希望生孩子的夫婦遠赴美國的原因。
我們發現,試管嬰兒網美國生殖中心做完胚胎篩選后,才將所謂的正常胚胎給病人移植,但現實中是很多病人得不到胚胎移植。而中國未做胚胎篩查,是從取卵周期算,因為被淘汰的胚胎未必是不正常的。
所以,我覺得,美國生殖中心如果從取卵周期來算的話,他們的成功率未必比中國高。要知道美國生殖中心還淘汰了一部分病人,而且篩查選出的胚胎未必是正常的,因為存在嵌合體的問題,也就是說這不代表胚胎本身。反過來看,即使有嵌合體的異常,胚胎發育過程中都有自我修復自我糾正的能力,美國生殖中心把一部分有自我修復自我糾正能力的胚胎廢掉,這是他們技術的問題。
事實上,也因為這一嵌合體的問題,中國生殖學界對這一技術存在較大爭議,一派認為可以篩查,另外一派認為不能篩查。試管嬰兒網但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才42歲,中國的第一個試管嬰兒也才32歲。
所以就這一門學科來看,輔助生殖醫學有著更多的疑慮待解,也有待時間的考驗。
到底應該從取卵周期算還是移植中心的成功率算,業界還在爭論。但我,包括國內的一些學者們不認同美國生殖中心所說的成功率比中國高的說法。
平安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2016年,全球已有超過700萬名試管嬰兒,復合增速保持在10%-15%。2016年,全球試管嬰兒市場規模達122億元,預計到2019年達185億元,復合增速15%。試管嬰兒的治療費用主要包括體外受精、胚胎移植(51%)、藥物(34%)、檢查(10%)、保胎驗孕(5%)四部分,試管嬰兒網按平均費用1.5萬元到1.6萬元計算,全球試管嬰兒潛在市場規模高達2250億元到2400億元。
著眼當下,我希望生殖醫學中心將向著更安全、更有效、成功率更高的技術去研究和實踐。醫學中心最高的宗旨就是患者利益最大化,怎么做到讓患者在少花錢少花時間的前提下,更早的獲得理想的妊娠,抱一個健康的孩子回家,是醫學中心成員們努力的終極目標。
團隊成員們做臨床研究也好,基礎研究也好,流程改善也好,患者教育也好,所有這些都是為減輕患者經濟壓力、提高成功率、關注安全性在努力。
當然這些都是理想化的狀態,我和團隊們在無限的接近終極目標。
(作者系北京朝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記者溫淑萍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