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入盆是分娩的前奏,出現這6大感覺要早做準備
我們都知道胎兒入盆是女性即將分娩的信號,這時就需要孕婦做好生產的準備,不過很多初產婦沒有經歷過這個過程,完全不知道寶寶入盆的感覺,所以網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當胎兒入盆后還需要2-3周才正式分娩
懷孕女性在臨產前2-4周,身體為了配合寶寶生產會出現一些變化,一般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假性宮縮現象,這時的宮縮不規律,時間有長有短,經過這段時期后就會迎來真宮縮,而當宮縮越來越頻繁時,那么就離入盆不遠了,一般情況下胎兒入盆女性會有以下6種感覺。
假性宮縮越頻繁胎位下降越快
1、尿頻加重
孕晚期隨著子宮變大,膀胱受到壓迫,導致女性會出現尿頻的感覺,當胎兒入盆時這種癥狀會更加明顯,這時如果出現血尿、尿痛,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以防尿路感染;
2、小腹下墜
胎兒入盆是慢慢往骨盆下降的過程,當下降到一定程度壓迫會陰以及骶骨,準媽媽就會是不是察覺都腹部的下墜感,并且還會伴有肚子皮緊的癥狀;
3、宮高下降
在孕36周的時候,女性宮高到達孕期的頂點,隨著胎兒入盆宮高就又會下降,所以女性感受宮高下降就可以判斷是否入盆;
4、呼吸舒暢、胃口變好
隨著胎寶寶不斷下移,對胃部、肺部的壓迫逐漸減少,準媽媽就會愈發感覺到呼吸變得很輕松,胃口變好、吃得比以前也多了;
5、肚子變形
入盆后的肚子看起來更像柚子,摸上去硬硬的,雖然肚子在變大,但準媽媽通常不會感覺到勞累,甚至會更輕松一點;
6、痛經感
如果出現一陣一陣的類似痛經的感覺,其實這就是宮縮現象,當胎兒不斷下降,這種癥狀會更加明顯,當出現規律宮縮時,需要立即去醫院待產。
孕婦除了從以上6點感覺上判斷,也可以去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檢查,一般醫生會用雙手食指和拇指,在恥骨聯合上緣、按住胎頭,如果胎兒入盆,胎頭是晃動不了的,此時胎頭固定就說明寶寶已經入盆。
醫生通過雙手食指晃動胎頭即可判斷
而當胎兒可以晃動,并且與女性恥骨之間還有間隔距離,那么就說明還沒有真正的入盆,根據以往的案例來看,一些孕婦錯把宮縮現象當成胎寶寶入盆,但實際上這并非是真正的臨產征兆。
此外,對于已經入盆的孕婦,走路的時候會感覺身體很笨重,重心是往下的,通過會感覺到肚子下拽、雙腿邁不開,所以女性也可以從來判斷是否入盆。
要注意的是,胎兒入盆并非說明馬上就要分娩,對于早入盆的女性也不一定就會早產,一般來講孕婦在臨近預產期前兩周左右就會入盆,但也有的女性提前出現此類現象,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期間一定調節心理狀態,做好生產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