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血常規檢查的操作流程,抽取部位及數量都有講究
血常規檢查不僅僅是一項獨立性的檢查,更能為一些重大疾病起到預警的作用,對于每個人來說,了解血常規的操作流程都十分有必要。
血常規檢查的操作步驟并不復雜
血常規檢查是一項基礎性檢查,在每個醫院基本上都能做,所以一般只需要做好血常規檢查前的注意事項以及確定好檢查的時間就可以前往醫院檢查了。
做血常規需要提前掛號
一般來說,做血常規檢查都需要掛號、就診、抽血和等待結果四個部分,具體的流程如下:
血常規檢查的操作步驟分為抽血和化驗兩部分,作為被檢查者只需要配合醫生進行抽血步驟就可以了,具體的步驟如下:
一般來說,在血常規的操作步驟中取的都是人體靜脈血,采集的部位可以是耳垂處或者是指尖。
注:如果是新生兒的話,由于血管不明顯會對常規取血造成阻礙一般的抽取部位會選擇在足底。
在臨床上血常規檢查所需要的血量并不多,如果只是日常體檢僅需2-5ml,這個血量一般就能滿足檢驗科的用血需求了。但在特殊情況下,就需要加大抽取血液的數量,如需要培養血液系統是否有感染的現象時,就要加大至10ml左右。
血常規檢查一般只需要3ml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