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白糖、洗淘米水,勸你別輕信治療鵝口瘡的土方法
鵝口瘡是嬰幼兒時間比較常發的一種口腔黏膜炎癥,因為不能自愈,如果不及時采取正確方法進行治療,嚴重可造成敗血癥危害寶寶身體健康,所以這些治療鵝口瘡的方法來了解下吧!
鵝口瘡又叫雪口病,常見6個月內的嬰兒
造成鵝口瘡的原因多是因為口腔霉菌感染所致,尤其以2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多見,當寶寶患有鵝口瘡時,準媽媽往往會聽信一些民間的偏方來進行治療,具體的有以下這些方子:
治療鵝口瘡8個民間小偏方
1、小蘇打
用小蘇打水治療鵝口瘡的方法比較普遍,主要的原理是弱堿環境不利于霉菌生長,所以可以用3%左右的小蘇打溶液涂抹患處,這樣能改變霉菌生長的環境,當口腔內白色念珠菌無法生存后,感染的癥狀也會慢慢的消失。
小蘇打粉末
如果不知道小蘇打怎么兌水的父母,可以直接購買兌好的成品,在使用時最好每天清洗數次,此方法簡單、安全且有效,值得患兒試用。
2、茶葉
有的準媽媽不想寶寶用藥,所以認為茶葉水能治療鵝口瘡,雖然茶水富含維生素E、黃酮類等物質,常喝能消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但并不具有治療寶寶鵝口瘡效果。
淘米水不能治療鵝口瘡
3、淘米水
有人認為用淘米水給寶寶擦洗口腔也具有治療鵝口瘡的作用,但事實上淘米水并不干凈,如果在寶寶口腔應用之后,經過發酵反而會變成弱酸性,在這種環境下白色念珠菌如魚得水,反而會更猖狂的繁殖,所以這種偏方真不能用。
4、涂白糖
涂白糖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一個偏方,給寶寶涂抹白糖并不能治療鵝口瘡,反而會造成霉菌資生,更不利于病情恢復。
白糖法治療鵝瘡
除了以上這些外,民間其實還流傳著不少治療嬰兒鵝口瘡的偏方,比如西紅柿葉熬水喝、黃連粉填寶寶肚臍、銀花綠豆湯、芝麻油漱口等等,但在面對這些偏方時前往不要盲目選擇,以免越治癥狀越嚴重。
無論是哪種治療鵝口瘡的偏方都不應該輕易嘗試,當寶寶患上了鵝口瘡,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及時去看醫生,以防延誤病情,以下是臨床用藥治療鵝口瘡的常用一般會用4%的碳酸氫鈉溶液于每次喂奶前后清潔口腔,或將制霉菌素研成末涂抹,也可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日2-3次,或遵醫囑。
小兒早期鵝口瘡圖片
其實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大多數的時候并不會用到抗真菌藥物,所以媽媽不能給寶寶亂用抗生素,在用棉簽蘸取4%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時,最好每個棉簽只能用1次,涂搽要均勻,且動作要輕柔快捷。
除了提前了解治療的方法外,在生活中也要積極的采取措施預防鵝口瘡,比如平時喂養時,媽媽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給寶寶加強營養,適當增加維生素B2和維生素C。
治療鵝口瘡的最佳方法在于提前預防,媽媽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定期幫助寶寶清理口腔,同時還要多多觀察寶寶口腔狀況,如發現異常,需及時請教醫生或專業保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