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換個角度認識促排卵對卵巢衰老的影響
試管嬰兒技術在全球已經是最受歡迎的普及醫療之一。體外受精技術的核心步驟是通過促排卵藥物刺激卵巢,獲得一定數量的卵子。使用大劑量促排卵藥物大大提高了試管嬰兒的獲卵率,懷孕的成功率也隨之明顯上升,幫助許多的不孕不育家庭圓了天倫之夢。
研究證明促排不會影響卵巢功能
在受惠于這項技術的同時,人們也在憂慮,大量使用超出生理需要劑量的促排卵藥,一次性獲取那么多的卵子,會不會提前把卵巢里卵子提前用完?會不會加速卵巢的衰老?
每個女性從出生的時候起,卵巢里有儲備了一生所需要的始基卵泡數,休眠在稱作“卵泡池”的卵巢皮質里。從青春期12~13歲開始,卵泡池里的卵泡就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激素調控,每個時刻都有一群群的始基卵泡被喚醒,進入生長和成熟的過程,持續30余年。
卵泡的發育過程圖
這些始基卵泡一旦被喚醒,就踏上了生長的“不歸路”。整個發育過程直到排卵,總共大約需要200多天。在漫長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卵泡經歷了從始基卵泡-竇前卵泡-竇卵泡-生長卵泡-成熟卵泡-排卵的階段。經過長途跋涉,卵泡生長的最后的14天左右,從直徑2mm~20mm,在我們的B超監測下可以觀察到。
最后這14天,優勢卵泡會從一群竇卵泡中被逐步選擇出來,只有一個卵泡發育到成熟階段,其余10余個卵泡在10mm直徑以下就被淘汰,進入閉鎖結局。如果卵巢儲備好,這一階段兩側卵巢的竇卵泡數目(AFC)約在10~20個;如果卵巢儲備減少和功能減退,竇卵泡數目就少于5~7個;如果卵巢瀕于衰竭,竇卵泡數目就只剩3~4個寥寥無幾了。
試管嬰兒治療一般需要5~15個卵泡,獲得大約8~10個卵子,就得利用外源促排卵藥的注射,讓血里的促性腺激素升高,使原本要閉鎖的一群竇卵泡繼續生長發育成熟,這樣我們可以獲得多枚卵子,來進行體外受精。所以促排卵藥挽救的這群竇卵泡,已經走過前面200天的生長發育,在最后的14天,被藥物避免了死亡的命運,進入生長發育成熟的最后階段。
卵泡-受精卵-胚胎發育全流程示意圖
有研究通過對反復進行試管嬰兒治療人群的卵巢反應性進行了觀察,統計了促性腺激素用量、獲卵數、胚胎質量或妊娠率,這些數據得出結論,反復卵巢刺激對卵巢功能無明顯影響。有的研究還對接受多次卵巢刺激的供卵者,進行了卵巢儲備觀察,發現其卵巢儲備功能并沒有受到損害。
可是我們仍然不放心,許多學者也不能完全接受這個看似肯定的結論。因為我們知道,卵巢還有一個特征與年齡有關,就是卵泡池的始基卵泡數目越少,卵泡減少的速度會越快。換言之,卵巢儲備功能越差,卵泡耗竭增加。卵巢如果已經衰老,每一次大劑量促排卵很可能就是一場浩劫。
取卵手術流程圖
確實也有的研究提示,促排卵過程中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遠遠超出了生理周期的水平,在卵巢不那么強壯、卵泡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卵泡池內的儲備卵泡可能成了“子吃卯糧”。有的研究對反復做過試管嬰兒婦女的絕經時間做了觀察,發現隨著治療次數增加,提前進入絕經過渡期或絕經期的風險相應增加。從而懷疑試管嬰兒促排卵可能加速卵泡池中儲備卵泡的消耗,對遠期的卵巢功能存在負面影響,尤其是卵巢功能處于減退期的女性。
無論卵子數目有沒有被提前消耗掉,做試管嬰兒反復多次大劑量促排卵、取卵手術中對卵巢穿刺的損傷,都加重了卵巢血供的負擔,都是對卵巢自然狀態的干擾,我們是應該盡量避免的。
對于年輕的、儲備良好的、健康的卵巢,促排卵并沒有打擾到卵泡池里的始基卵泡,不必擔心偶然1~2次試管嬰兒促排卵會導致卵巢衰老加速。對于PCOS或人工授精的促排卵,每個周期的目標卵泡只有1~2個,和自然周期差不多,就更不必擔心了,無需恐慌。對于卵巢功能減退傾向的患者,我們要加倍珍惜卵巢中所剩無幾的卵泡,不贊成大劑量藥物再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