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無虹膜如何通過三代試管嬰兒避免遺傳
先天性無虹膜(congenital anirdia,AN)是一種先天性遺傳性虹膜發育不良性疾病,是一種少見的眼組織畸形,于1819年由Barrata首先報道。目前認為,其發病率大致為1/10000~1/50000。AN常有家族史,有多達連續四、五代發病的家系報道,提示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外顯率較高(84%)。國內有些報道顯示:27個家系103例,患者子代132人中72人發病(54.6%),外顯率為100%。目前尚無治愈先天性無虹膜疾病的有效方法,所以,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對于預防無虹膜癥的形成至關重要。
先天性無虹膜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該病具有復雜的表型異質性,除虹膜組織缺如或缺損外,常伴有其他眼組織的結構異常,累及角膜、小梁網、晶狀體、玻璃體和視網膜等,因此,很多患者往往合并角膜渾濁、青光眼、白內障、玻璃體渾濁、視網膜病變等眼部疾病。由于病變的輕重程度不同以及受累部位不同,不同患者個體間的視功能狀態變異很大,即使在同一個家系的患者之間也可以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
本病通常為雙側性,肉眼檢查幾乎看不到虹膜組織,但實際上并非完全沒有虹膜。通過前房角鏡檢查可看到在前房角深部的虹膜殘根。由于虹膜缺如,在大部分患者眼內可直接看到晶狀體邊緣與懸韌帶。本病常伴有黃斑發育不良,所以患者視力往往很差,通常無法矯正,并有眼球震顫和畏光癥狀。
AN遺傳方式主要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PAX6基因是AN的主要致病基因。PAX6基因是一種同源盒基因,位于染色體11p13上,有17個外顯子,其mRNA大小為2341bp,編碼含422個氨基酸的轉錄調節蛋白。該轉錄因子通過DNA結合域識別其他靶基因,通過轉錄激活域激活下游基因的表達。PAX6基因在眼、鼻、胰腺和中慪神經系統的發育中都起著重要作用,不同功能域出現的突變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基本信息
家系特點:父親為先天性無虹膜患者,PAX6基因內含子6存在c.357+5G>A雜合突變;母親正常;先證者為PGD男方的母親,同樣為先天性無虹膜患者,存在c.357+5G>A雜合突變,尋求PGD助孕。
檢測父母雙親、先證者1例,胚胎4個。
三代試管嬰兒PGD——三重防護
三代試管嬰兒PGD三重優勢
JBRH解決方案檢測特點
先天性無虹膜診斷結果
先天性無虹膜診斷結果
JBRH基于SNP連鎖分析的S-PGD解決方案優勢
三代試管嬰兒解決先天性無虹膜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