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0-18月齡囟門大小正常值參考,過大過小都要引起重視
新生兒出生后,由于顱骨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骨與骨之間的銜接處存在著縫隙,這就是囟門。并且會在寶寶的頭頂及枕后部形成兩個沒有骨頭覆蓋的區域,它們分別被稱為前囟門和后囟門。由于嬰兒囟門大小影響著嬰兒囟門閉合情況和生理發育健康問題,因此寶媽們需要掌握嬰兒囟門大小的正常值,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那么寶寶0-18月齡囟門大小正常值參考是多少呢?
寶寶囟門至關重要
寶寶的囟門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與此同時,在寶寶降生時,尚未閉合的頭骨受到擠壓,邊緣重疊使胎頭體積縮小,才能夠幫寶寶通過媽媽狹窄的產道,最后順利降生。
寶寶前、后囟門位置
眾所周知,寶寶的囟門有前囟門和后囟門之分。通常寶寶囟門大小主要是測量寶寶的前囟門,進而來了解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的寶寶囟門的大小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但總的來說,各月齡的寶寶囟門大小應該在正常值以內,過大、多小都可能會影響寶寶大腦的發育,家長們需要引起重視。關于0-18月齡寶寶的囟門大小正常值參考如下:
寶寶囟門大小正常值參考
0-2個月:寶寶的前囟門大小約為1.5×1.5cm大小; 3-6個月:囟門隨著顱骨的生長而逐漸增大大約2.5×2.5cm大小; 7-8個月:在6個月以后由于囟門逐漸骨化所以變小,大約2.0×2.0cm大小; 9-11個月:會變得更小,大約1.0cm×2.0cm大小; 12-16個月:囟門大小幾乎看不見了,開始逐漸閉合; 17-18個月:囟門閉合。孩子囟門的大小和生長發育是存在一定關系的。但是寶媽們不僅要關注孩子囟門的大小是否正常,還要了解孩子的頭圍大小是否符合正常參考值,要兩者結合來看,才能更好的了解寶寶的發育情況。
前囟門對于寶寶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們們需要特別留意,需要及時了解寶寶的囟門大小是否符合標準,才能夠進一步判斷寶寶的腦部發育是否正常。一般來說,寶寶的前囟門是可以摸到的,具體的位置就在寶寶的頭頂片正中間的位置,摸到軟軟的區域,可能就是前囟門的位置的。
通過測量菱形和三角形面積來確定
寶寶的前囟門呈菱形,因此測量前囟門的大小就是計算菱形的面積,也就是菱形兩條對角垂直線的長度,測量結果一般用厘米×厘米來表示。寶寶侯鑫呢是一個三角形形狀,測量后囟門的大小就是指計算三角形的大小,要要分別測出三角形底邊的長度和底邊上垂直線的長度,結果也用厘米×厘米來表示。
寶寶的囟門還沒有完全閉合是非常柔軟的,同時也是比較脆弱的。因此,沒有什么必要的情況,盡量不要觸碰寶寶的囟門,在測量時也要多多小心。當然,一般的清潔、撫摸以及輕輕按壓,是不會傷害到寶寶大腦的,寶媽們也不必太過擔心。
囟門閉合的時間是反應寶寶顱腦發育情況的重要指標,囟門過早或過晚閉合都是寶寶生長發育異常的表現。如果出現寶寶囟門閉合過早會過晚的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并進行相應的治療。
囟門閉合早晚的意義
通常來說,寶寶前囟門正常的閉合時間是在1-1歲半左右,最晚不會超過2歲。后囟門比較小,不太引人注意,一般在嬰兒出生后2-3個月就已經閉合了。如果寶寶的前囟門在6個月前就已經閉合,那么就需要測量一下寶寶的頭圍,如果頭圍低于正常值,那么寶寶極有可能是腦部發育不良或畸形。當寶寶囟門在18個月后還沒有閉合就屬于閉合太晚了,孩子很有可能患有腦積水或佝僂病。
因此,在寶寶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囟門的保護和護理,應該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劇烈的沖撞和硬物磕碰,才能夠確保寶寶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