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時正常分娩的七個步驟,如此真實卻又難以置信
十月懷胎,媽媽生下小寶寶,而生產過程的疼痛感不言而喻,而為什么會如此痛,或許大概知道順產時分娩的七個步驟之后,媽媽會更加感受到自己的偉大,爸爸也會更加的疼愛媽媽吧。老話說,生孩子就是去鬼門關走了一遭,在古代是這樣,在現代,雖然醫學已經更發達了,但也改變不了女性需要通過分娩來養育后代的現狀。
十月懷胎只為分娩之日的到來
順產時媽媽們在產床上疼痛難忍的生著孩子,卻不知孩子在體內發生著如此難以置信的大翻轉,正是由于寶寶一步一步的向下,翻轉,仰伸等,媽媽才能順利生產,而寶寶,也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才來到媽媽身邊的。所以,這種母與子的情感,或許是爸爸也不能感受到的。
分娩胎兒時有七大步驟
順產分娩七大步驟如下:
1、銜接
銜接也叫入盆,胎頭以半俯屈狀態以枕額徑進入骨盆入口。部分初產婦在預產期前1-2周內胎頭銜接,經產婦多在分娩開始后胎頭才開始銜接。
2、下墜
胎頭沿骨盆軸前進的動作稱為下墜,這是胎兒娩出的首要條件。當子宮收縮時胎兒頭部會慢慢下降,當宮縮間歇期胎兒頭部會往回縮,就是這樣一個反反復復的動作讓孕媽感受到非常痛苦。
3、俯屈
當胎兒頭部進入產婦骨盆降至骨盆底時,原處于半俯屈的胎頭枕部遇阻力使下頜接近胸部,變成俯屈體態,這樣才有利于胎頭繼續下降。
入盆后的胎兒準備發動
4、內旋轉
到了這一產程時,胎兒的頭部會圍繞骨盆縱軸旋轉,稱之為內旋轉,也就是寶寶會有一個慢慢翻身的動作,為他下一步的安全娩出做準備。這時候的產婦會感覺特別的疼痛難忍。
5、仰伸
當完全俯屈的胎頭下降達陰道外口時,宮縮和腹壓繼續迫使胎頭下降,使胎兒的頭部和臉部(額、鼻、口)相繼娩出。
6、復位及外旋轉
抬頭娩出后,胎兒的肩膀會發生復位,使胎頭與胎肩恢復正常的位置。然后胎肩繼續娩出,旋轉至胎頭與胎肩保持垂直關系,稱為外旋轉。
7、胎肩及胎兒娩出
當胎兒雙肩娩出后,其下半身便能順利的娩出,這個時候整個胎兒娩出的過程全部完成。
孕婦在順產時一般分為三個產程,經歷過的孕媽肯定是能夠很清楚的感受到。但很多還未生產的孕媽還是有點茫然的。對于順產時的三個產程,其實孕媽適當了解即可,畢竟到時候胎兒發動之后,全身感覺到的都是疼痛,哪里還分什么第一、二、三產程。不過也要切記每個產程該怎么用力,以免到了關鍵時刻發現力氣早已經用完了。
第一產程是非常痛苦的
分娩時三個產程如下:
1、第一產程
2、第二產程
3、第三產程
與其由別人來說分娩小技巧,其實更多的是依靠孕婦在分娩時自行摸索。在分娩前,孕婦需要多走動走動,適當的走動對分娩有提速的作用。
分娩時,放松心情,在一次次呼氣和吸氣中摸索方法,以及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用力。分娩時像拉粑粑的說法一點也不為過。如果孕媽不能想象的話,那可以在平時上廁所的時候適當的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