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齡不孕女性的試管嬰兒指南,8個方面5條推薦意見
2019年由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發表的《中國高齡不孕女性輔助生殖臨床實踐指南》中文版刊登于《中國循證醫學雜志》,英文版刊登于《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全文從健康教育、卵巢儲備功能的評估及干預、輔助生殖方式的選擇、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授精方式選擇、胚胎選擇、胚胎移植、黃體支持及減胎等8個方面提出了25條推薦意見。我們選擇了其中與您息息相關且推薦強度較強的5條,在此與您分享:
1、女性年齡是影響生育力及妊娠結局的獨立危險因素。指南將≥35歲定為女性生殖高齡的分界線。
2、≥35歲的女性,其自然流產風險隨年齡顯著增加,不孕癥發生率逐漸增加,妊娠率和活產率(VX:haoivf88)開始顯著下降,各種妊娠合并癥、并發癥及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風險不斷上升。
指南指出:20~25歲女性不孕癥的發生率約為6%,25~30歲約為9%,30~35歲約為15%,35~40歲約為30%,40~45歲約為64%。可以看出女性在35歲之后,不孕癥的發生率顯著升高。而高齡女性生育力下降的原因,除了卵巢內卵泡數目和質量降低之外,還有子宮疾病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子宮內膜病變的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
在自然流產率方面,35~45歲的妊娠女性自然流產率達40%,而45歲以上可達60%~65%;在活產率方面,38~40歲女性活產率為19.2%,40~42歲迅速降至12.7%,43~45歲為5.1%,(VX:haoivf88)而45歲以上僅為1.5%。
此外,高齡女性的妊娠相關風險也顯著升高。指南的數據顯示:45歲左右孕婦的慢性高血壓、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生率分別比25~29歲的孕婦高2.7、3.8、10和1.89倍。并且≥40歲懷孕的女性未來面臨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更高。同時,新生兒出生缺陷如唐氏綜合征、小兒腦癱等的發生風險也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3、對于≥35歲的女性,在未避孕的情況下試孕6個月及以上仍未能成功妊娠時,可進行卵巢儲備功能的評估和全面的不孕檢查。
對于≥35歲的女性,如果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嘗試懷孕6個月或以上都未妊娠,需要考慮進行全面的不孕癥的臨床評估和相應幫助。而對于≥(VX:haoivf88)40歲的女性,則考慮進行人工助孕的評估和實施。評估的內容主要是卵巢儲備功能,包括了血清學和超聲檢查的評估。還包括不孕癥其他項目的評估,如男性因素、子宮及內膜的病變、內科病等。
隨著年齡的增加,女性生育力下降,卵巢中卵泡的數量逐漸減少。當女性≥30歲,卵泡數目下降近1/2;當女性≥35歲,卵泡數目下降至30歲時的1/6。因此,對于≥35歲且6個月以上未避孕未孕的女性,建議進行卵巢儲備功能的評估,必要時采用輔助生殖技術,以縮短達到妊娠的時間。
4、接受試管嬰兒(IVF)治療的≥35歲女性,應向其告知,隨著年齡增加,其 IVF累積妊娠率和活產率會降低,流產率會增加。
對于準備行輔助生殖的高齡女性,應告知I(VX:haoivf88)VF的成功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降低,最適宜行IVF的年齡為23~39歲。有統計數據表明,對于小于35歲的女性,每個IVF周期的活產率為33.1%,35~37歲的女性為26.1%,38~40歲的女性為16.9%,41~42歲的女性為8.3%,43~44歲的女性為3.2%,≥44歲的女性僅為0.8%。另有數據表明,對于進行輔助生殖的≥35歲的高齡女性,年齡每增加1~2 歲,其IVF胎兒活產率降低約10%、IVF胎兒流產率增加約10%,累積妊娠率降低約10%。
5、年齡與宮腔內人工授精(IUI)的妊娠率密切相關,對于≥30歲的女性,其IUI臨床妊娠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40歲者尤其明顯。故對于≥4(VX:haoivf88)0歲女性不建議行IUI助孕,而建議直接進行IVF,以提高妊娠機會,并同時積極自行試孕。
這其中推測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40歲以上女性的卵母細胞染色體異常的發生概率顯著增加,卵的受精能力、胚胎發育潛能降低。老化卵子的透明帶變硬,受精和胚胎孵出不易。另一方面,隨女性年齡的增加,子宮內膜容受胚胎的能力下降,胚胎種植率降低。
高齡女性的助孕一直是生殖醫學界的難點和熱點,一方面我們鼓勵女性在最佳的時機懷孕;如果不得不延遲到高齡不能懷孕,則要積極尋求助孕,爭取做母親的機會;如果嘗試人工助孕無果,需要正確和清醒認識高齡生育的困難,盡最大的努力,最后醫生也會為您提出其它的助孕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