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翻了,還有混血寶寶,深圳首批“20后”寶寶來了
南方網訊 轉眼間,日歷已經翻到了2020年,不管你愿不愿意,又長了一歲。
跨年夜那晚,80后90后00后們用各種方式迎接新年,就在大家狂歡的時候,首批20后寶寶也降臨了。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率先出生的幾位寶寶吧。
坐標:深圳市婦幼保健院
2020年1月1日00:00,隨著零點鐘聲的敲響,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產房里就傳來了一陣哇哇的啼哭聲,深圳婦幼保健院手術室第一位20后寶寶就出生了,她是一個女寶寶,體重3.26公斤,剖宮產出生。
坐標:深圳市龍崗區婦幼保健院
大家好,我叫依依,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子。1月1日0:10,在深圳市龍崗區婦幼保健院產房門口,5.5斤重的小依依睜著眼睛,不停地揮舞著雙手,對新世界充滿了好奇。
新媽媽今年25歲,這是她的第一胎。依依爸爸說,1月1日雙旦,取一一的諧音為依依,這是名字的由來。
坐標:深圳市人民醫院
1月1日02點04分,深圳市人民醫院手術室剖宮產一女嬰,寶寶重2.18kg,體重較低,直轉入新生兒科。
據介紹,寶寶的媽媽為孕32+4周 ,保胎治療過程時,宮口已開,需急剖腹產術。醫院立刻做好各項術前準備以及新手兒復蘇的準備,為保障母嬰安全,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手術室多學科共同合作,迎接首個20后寶寶的出生。
1月1日4:33分,另一產婦順產一活男嬰 ,重3.48kg。
坐標: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
2020年1月1日凌晨2:20分,隨著一陣哇哇的啼哭聲,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首個20后寶寶出生了。小公主是家里的第一個寶寶,體重3.15千克,小名叫摩卡,因為有一對酷愛咖啡的爸媽,爸爸喜歡美式,媽媽喜歡拿鐵。
小摩卡是個慢性子。原本預產期是2019年12月29日,但她很淡定,過了預產期也沒有出來的跡象。直到31日晚上9點多,媽媽劉女士才進入產房進行無痛分娩。
2020年1月1日1:15左右,因胎心不穩,值班醫生評估后決定,把無痛分娩改為剖宮產。凌晨2:20分,劉女士順利剖宮產下了一個女孩。
小摩卡也太會挑時間出生了,2020年1月1日2點20分,連醫護小姐姐們都為她折服。這個時間真是太有意義了,’愛你、愛你、愛你’,真的是新年一個好的開始。協和深圳醫院助產士曾滿娣說。
我就是想要一位女兒,新年的愿望實現了。看到寶寶是位小公主,爸爸劉先生也特別開心。
在小摩卡來報到后,凌晨3:41分,產房里順產了一個男寶寶,重3.38千克,是一名混血兒,媽媽是中國人,爸爸是英國人。他是家里的老二,已經有一個17歲的哥哥。
據統計,元旦這一天,協和深圳醫院產科共迎來了14個20后寶寶。其中,8個男孩,6個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