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做“試管嬰兒”需要黃體支持治療?
黃體(corpus luteum)為排卵后由卵泡迅速轉變成的富有血管的腺體樣結構。
排卵后殘留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結締組織、毛細血管等伸入到顆粒層,在LH的作用下演變成體積較大,富含毛細血管并具有內分泌功能的細胞團,新鮮時顯黃色,稱黃體。
人和哺乳動物卵巢里由許多黃色顆粒狀細胞形成的內分泌腺體。卵巢每次排卵后即有黃體出現,妊娠后,則黃體發育增大,所分泌的激素有使子宮黏膜增厚,抑制子宮收縮,促進乳腺分泌等作用。
黃體是卵巢分泌的激素,能夠促使子宮粘膜內腺體生長,為受精卵著床做好準備;黃體還能與雌激素共同作用,促使乳房發育,為孕婦乳汁分泌作準備。若機體的黃體功能不全,對懷孕會造成影響。
成熟卵泡排出卵細胞,排卵后殘留的卵泡壁會塌陷,卵泡膜血管侵入顆粒細胞層,新生血管大量形成,最終分化成充滿毛細血管網的黃體組織。所以說,黃體就是排卵后卵泡形成的富有血管的內分泌腺體。
為什么做試管需要黃體支持治療
既然生理情況下有黃體生成,能夠起到保胎作用,為什么做試管需要黃體支持治療?正常妊娠過程中,女性排卵后,卵巢中會形成黃體,黃體可以分泌孕激素,幫助胚胎進一步著床。
但是在試管嬰兒助孕治療過程中,(1)超促排卵藥物的使用,例如長方案,使用的藥物會抑制垂體,導致我們自身分泌激素功能受限,引起黃體功能不足。
(2)促排卵后會有多個卵泡發育,導致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上升。過高的雌激素水平通過負反饋影響垂體LH的分泌,導致黃體發育不良。
(3)我們取卵時對卵泡液的抽吸,使卵泡內的顆粒細胞丟失,可能影響黃體功能。
黃體支持是試管嬰兒的重要一步!
似乎黃體支持在試管嬰兒的過程并不扎眼不重要,其實不然,正確的黃體支持,是守護胚胎早期成長的有利后盾。
我們從取卵周期和冷凍胚胎移植兩方面分開講為什么要進行黃體支持。
在取卵周期移植時,我們為了獲得一定數量的卵泡而進行超促排卵,由于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或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拮抗劑的使用導致內源性黃體生成素不足,進而導致黃體期孕酮水平低下:促排中雌激素和P孕酮升高,在黃體期通過負反饋抑制黃體生成素分泌,提早溶黃體。大劑量hCG
誘發排卵,可能通過負反饋降低黃體期黃體生成素濃度。取卵時顆粒細胞的關失導致黃體期產生激素的細胞減少,即黃體組織結構成分減少。總之,超
促排卵會導致黃體功能不全。
在凍胚移植周期中,如果進行的是激素替代的人工周期,沒有卵泡生長,當然也就沒有黃體形成,自然需要補充孕激素。如果進行的是自然周期或促排周期,也可能存在潛在的黃體功能不全。
以上原因均會影響雌、孕激素的分泌,導致患者黃體功能不全,降低胚胎種植率和臨床妊娠率,并增加流產率,所以在胚胎移植術后需要進行黃體支持以改善助孕結局。
還有就是,不孕患者和復發性流產的患者中本身也會存在黃體功能不足,所以即使在冷凍胚胎移植周期中,也是需要黃體支持,還有一些使用人工周期方案和超長方案準備內膜的患者,這些方案沒有排卵,也是需要黃體支持的。
三種給藥途徑哪種成功率高
黃體酮按給藥途徑來分可分為肌肉注射(打針)、陰道給藥(塞藥)和口服三種。最新的《孕激素維持妊娠與黃體支持臨床實踐指南》中提到基于不同給藥途徑,其有效性沒有差異,對臨床結局影響差異不大。
因此醫生會根據患者每個移植周期的具體情況,包括既往移植周期黃體支持情況,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給藥途徑補充孕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