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宮內膜息肉?
子宮內膜息肉是婦科的常見疾病,主要是由于子宮內膜受雌激素的作用過度增生,即子宮內膜中的間質和腺體、血管等過度生長并突出于子宮表面形成光滑的形狀不一的帶蒂腫物。子宮內膜息肉一般可以單發也可多發,小的息肉大概0.2-0.3cm左右,而大的息肉可以達到2-3厘米甚至更大或充滿宮腔。子宮內膜息肉雖然是一種良性疾病,但也會導致女性不規則陰道出血甚至不孕,甚至還有癌變的可能,對女性的身體健康產生很大的威脅。因此,女性朋友們要多了解什么是子宮內膜息肉,以及子宮內膜息肉的致病原因和臨床表現,以便能做好預防工作或者是早期發現疾病,盡早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一般來說,較小的單個子宮內膜息肉一般無明顯的臨床表現,而多發的息肉或者較大的息肉則會引起患者月經失調,主要表現為月經量過多、月經延長、經間期出血、月經不規則或者絕經后出血。一旦息肉發生感染壞死,患者還會出現陰道分泌物異味等表現。
那么,引起子宮內膜息肉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要是由于內分泌失調引起雌激素水平過高,過高的雌激素促使子宮內膜增生引起息肉的產生。而對于一些圍絕經期或者絕經后等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療的女性,也會引起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而導致子宮內膜息肉。另外,炎癥感染如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宮腔內異物(如避孕環)刺激、分娩、流產、產褥期感染、手術操作或機械刺激等,也會引起息肉越來越大。
通常情況下,無論內分泌因素還是炎癥,導致子宮內膜息肉產生的大部分情況都是難以控制的,并且,子宮內膜息肉常無明顯臨床表現或者臨床表現不明顯,患者常難以自行發覺。所以,女性朋友們最好每隔一段時間就去醫院檢查一次一次身體,了解是否有子宮內膜息肉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