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宮頸息肉是怎么回事
宮頸息肉是比較常見的疾病,作為慢性宮頸炎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常見。在婦科,經常有人會問道“醫生,我平時都好好的,怎么會有息肉呢?”“醫生,我被診斷得了宮頸息肉,宮頸息肉是什么意思?”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宮頸息肉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什么是宮頸息肉?
要了解宮頸息肉,首先要從慢性宮頸炎說起。慢性宮頸炎是子宮的慢性炎癥。一般是由急性宮頸炎遷延而來或者由病原體持續感染導致。由于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導致子宮頸間質內大量細胞增生,淋巴細胞、漿細胞等慢性炎癥細胞浸潤。大多數人沒有明顯的異常,僅有少數人經婦科檢查發現子宮頸糜爛樣改變、息肉或者肥大。而宮頸息肉,就是子宮頸慢性炎癥的其中一種病理表現。
宮頸息肉,也稱為子宮頸息肉,一般是由于長期的慢性炎癥刺激子宮頸管腺體和間質的局限性增生,并向子宮頸外口突出形成息肉。可為單個或者多個,紅色,早期較小,在婦科檢查時難以發現。隨著息肉的長大,息肉逐漸變成水滴狀,可有蒂,根部可附著在子宮頸外口也可附著在子宮頸管處,此時在婦科檢查時,就可看到黃豆大小、花生米大小的宮頸息肉。由于息肉質脆,且富含血管,容易在性交時發生接觸性出血,因此婦科檢查時觀測到息肉表面常常有糜爛并可合并感染。
二、得了宮頸息肉有哪些預警現象呢?
1.異常白帶。白帶增多,發黃,膿性白帶,血性白帶,有異味等。
2.不正常陰道出血。性交后出血、月經間期出血、月經量增多,不規則出血等。
3.陰道口有腫物脫出。
三、發現宮頸息肉,需要做哪些檢查?
宮頸息肉本身雖不容易發生惡變,但是由于其癥狀與子宮惡性腫瘤相似,后者也呈息肉狀,從子宮頸口突出,因此需要與子宮惡性腫瘤相鑒別。除了婦科常規檢查、白帶常規、陰道超等,還有子宮頸刮片檢查。子宮頸刮片是目前篩查子宮頸惡性腫瘤最常用的方法。檢查前3天不要沖洗陰道或使用陰道內藥物。通常建議女性從21歲開始每年進行一次例行檢查以早期發現癌變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