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試管嬰兒養囊的利弊,你會繼續選擇養囊嗎?
很多做試管嬰兒,尤其是去海外做試管嬰兒的時候,好不容易取了這么多的卵,聽醫生的話養囊,養完之后,自己本來剩下的可以移植的胚胎少得可憐,這不由讓很多患者有為什么要養囊這樣的想法。
有些不懂的患者甚至會說:“我不要養囊,本來還有很多可以移植的胚胎,一養完之后,我一個能移植的胚胎都沒有了?!?/p>
那到底試管嬰兒為什么非要養囊,囊胚和未養囊胚的胚胎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小編就詳細和大家說說養囊的利和弊:
養囊的優勢:
一、移植囊胚后的臨床妊娠率最高:
不管是國內外,醫生選擇移植胚胎一般會選擇兩個階段的胚胎:一是卵裂期的胚胎,這個是在卵子受精后3-5天的胚胎,胚胎中的細胞數量較少,移植卵裂胚胎后的臨床妊娠率大約是30%;另一種則是囊胚期的胚胎,囊胚是受精后繼續發育5天后,細胞分裂速度加快,胚胎的內部開始出現了含有液體的囊胚--囊胚腔,這個時期的胚胎叫做囊胚,而移植囊胚后的臨床妊娠率是60%。也就是受,移植囊胚期的胚胎的臨床妊娠率是移植卵裂期的兩倍。
是的,兩倍,這是為什么呢?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
1. 胚胎在發育成囊胚期間,可以修復自身的染色體異常。(很神奇吧……)
2. 囊胚更適合子宮環境,更易“扎根”著床。
3. 雖然這么說不科學,但其實,囊胚的“生命力”更頑強。
二、囊胚更適合PGS和PGD:
說實話,現在做試管嬰兒助孕治療,如果不做PGS/PGD,就幾乎等同于浪費錢。而PGS/PGD必須以胚胎組織作為檢測樣本。按照目前主流的技術能力,檢測樣本越多,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就會越高。
卵裂期胚胎內大約是8個細胞,一般只取1-2個細胞做檢測,檢測結果準確度相對較低;
囊胚內大約有數百個細胞,不僅可以取到更多的細胞,連胚胎外殼(外胚滋養層)也可用于檢測,檢測結果準確度相對較高。
而且,就像前面說過,囊胚期的胚胎能夠修復自身的染色體異常,如果在卵裂期胚胎該胚胎存在染色體異常,如果繼續培養,還是有修復異常染色體的可能的,如果這個時期檢查胚胎,就會提前將其宣判“死刑”,否定了這枚胚胎在囊胚期的可能性,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每個事物都有利和害這兩面,說完了囊胚期的利,那么下面就說說養囊胚的弊
養囊的弊端:
一、可移植的數目變少
其實在文章開頭就說到了,養囊是有風險的,并不是每個胚胎都能養成囊胚的,大概只有55%的細胞能夠成功進入囊胚期,舉個例子:
如果你本來獲得了20枚卵,從大概率上來看,這20個卵子能夠受精成功的大概 有15個,而這些成功進入卵裂期的胚胎再讓它們繼續發育下去,可能只有8顆左右能夠成功養囊成功。
二、高齡女性養囊更加困難
有那么一種觀點覺得“養囊是年輕女性的特權”。
雖然不科學,但的確無奈。高齡女性的獲卵數本身就少,卵子質量總體偏低,如果繼續養囊的話,可能養到最后,連一個能移植的胚胎都沒有,所以高齡婦女的胚胎往往養到卵裂期就移植。
說完了養囊的優勢和劣勢之后,再來說說,什么情況下適合養囊:
這個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性別要求的;另一種對性別有要求的。
1、如果沒有性別要求,就應該盡量保證,培養到卵裂期的優質胚胎(B級及以上)超過5個時,才適合繼續養囊,否則很可能面臨無胚胎可移植的窘境。
2、對于有性別要求的患者來說,至少需要8個優質的卵裂期胚胎,才可以嘗試養囊。
不管是養囊與否,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試管嬰兒成功的關鍵,所以各位準備做試管嬰兒的姐妹們一定要好好保養自己卵巢和身體才是最關鍵的,最后也祝愿做試管的大家能盡快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