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試管嬰兒經歷
備孕了三年沒結果,在2020年8月我們決定去醫院咨詢人工授孕和試管嬰兒。
醫生給建議是先做人工授孕,人工授孕和試管前期的檢查基本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當天就把能做的檢查都做了。還有一個宮腔鏡檢查是需要在例假后2-7天內才能檢查,只能等到9月再檢查了。回家之后我通過做功課了解到,人工授孕簡單的說就是將篩選好的精子,采用人工的手段送至女性體內,基本上跟自然受孕受相同。試管嬰兒簡單來講是,通過藥物促排將多個成熟的卵子與精子在體外受精,然后植入體內。從成功率上來講試管肯定高于人工授孕,從費用上來看,不算前期的檢查,我們當地三甲醫院人工授孕每次大約2000左右,試管嬰兒完成一次促排、移植大約是25000至30000左右。
我當時想快點有孩子,就直接選擇了試管。決定試管的那一刻,我也像很多人一樣害怕試管會特別遭罪,但權衡利弊,最后也不糾結了,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整個試管的過程,身體上的痛苦并不沒有哪個時刻讓人覺得無比難熬的,反而是在花費了大量的金錢、時間但得不到一個正向反饋時,的心理上折磨才是更痛苦的。
9月,在例假結束后,馬上去醫院預約了宮腔鏡,做之前還要做一些準備性檢查,比如心電、分泌物、核酸等等,這些都符合宮腔鏡檢查標準后,我在例假過后的第五天,做了宮腔鏡檢查。宮腔鏡檢查,是在全麻下進行的,通過設備經過陰道查看宮內情況,可以觀察到子宮內有沒有息肉啊,內膜的厚度啊,有沒有子宮肌瘤等等,如果有小息肉,在檢查的過程中醫生就直接處理了,也會取一點組織進行病理分析。剛開始我不理解醫生為什么非讓我做宮腔鏡,因為宮腔鏡并不是試管或者人工授孕所需的必要檢查,在后來的整個試管周期中我明白了,首先影響受精卵著床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內膜的健康情況,在宮腔鏡之后,發現問題就解決問題,沒有問題,就相當于排除了后續失敗的一個原因。其次宮腔鏡檢查過程中會有輕刮內膜這個動作,相當于種地前的松土,特別有助于授孕。
我的宮腔內膜有小息肉,宮腔鏡過程中醫生處理了,7天后的出的病理結果。我知道宮腔鏡可以提高授孕后,決定回家再試孕一個月,就是10月份的排卵期后同房,結果還是沒懷孕。等待11月例假的第二個天返院開始促排,第一次促排是采用的短方案,促排有很多種選擇,醫生會根據每個人情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促排方案。第一次促排整個過程是9天,用的是進口藥果納芬,前四天每天打225ml果納芬,第五天返院抽血看激素,陰道彩超觀察卵子生長情況,拿著結果去看大夫,大夫又開了1天的225ml果納芬,第六天、第七天是打了150ml的果納芬,75ml的尿促、0.25mg的西曲瑞克。第八天返院先抽血看激素,陰道彩超觀察卵子生長情況,又開了跟第六天第七天一樣的藥,第九天返院然后有先先抽血看極速,陰道彩超觀察卵子生長情況,醫生通知住院,然后再打了150ml的尿促,0.25mg的西曲瑞克。
當天晚上就住院了,然后晚上九點多打的夜針,第三天早晨做了取卵手術,手術過程全麻,但手術前要在手上扎一個埋針,為了防止突發問題時搶救時打藥用的,我手術之后的疼就跟痛經很像,并不是很強烈的疼,但是這個針真的劇痛,針頭特別粗,而且長,扎在手上特別疼。取卵過程也就是10多分鐘就結束了,我取了6個卵。我取卵的同時,我老公取了精子。
取卵后的第三天出卵子精子結合情況,我在醫院等結果的時候,心理特別忐忑,怕結果不好,實驗室的醫生拿著我的結果,說“一共取了6顆卵,配成了2個受精卵”我當時就鬧到嗡嗡響,我預想是6顆卵怎么也能有四個受精卵了,想不到只有2個,而且其中一個還不夠好連冷凍級別都不夠,選擇了養囊。我當時眼淚在眼睛里轉呀轉,走出實驗室等電梯的時候就哭了,抽了那么多的血、打了那么多的針,做了那么多次陰道彩超,結果就只有一個優質的受精卵,也就是說別人促排一次有10左右的受精卵,可以做10左右移植,而我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只有一個受精卵,一次移植機會。這種有勁沒處使得無力感真的很難受。拿著結果去看主治大夫,大夫當然是見怪不怪了,看了我的前期檢查,發現我宮腔鏡病理檢查結果有可疑細胞,有點炎癥,于是不能移植鮮胚,只能先消炎,之后再移植。
在12月例假的第8天返院了,返院當天抽了血、檢查陰道彩超、看主治醫生,定的移植周期是,自然移植周期,就是等自己排卵后,身體出于易孕狀態然后移植。然后就是重復抽血、彩超、這個過程,一直觀察最大的那顆卵子排掉了,當天做了子宮容受性檢查,然后確定了移植日期是在三天后。當天醫生給開了保胎的藥:黃體酮凝膠、阿司匹林、肝素、地屈孕酮、愛樂維、維生素D。除了地屈孕酮之外,其他的要在當天就開始使用了。
整個移植過程蠻快的,躺床上,然后醫生用一個很長很細的像是針或者管子之類的東西,將事先解凍好的受精卵打到子宮里就完成了,整個過程消毒五分鐘,移植幾秒鐘就結束了,之后就回家保胎了,剛移植完,真是不敢蹲下不敢彎腰洗頭,我甚至4/5天沒洗澡。肚子會有一抽抽的疼,胸也有微微的漲,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肚子上。我一開始以為這些癥狀是可能已經著床的現象,其實就是用藥的反應。在第8天的時候實在忍不了了,就用試紙測試了一下,啥也沒有,心想完了,肯定是沒成功,接下來的幾天都測了,到第十天還沒有的時候,就知道肯定是失敗了,第十一天就上班了。從2020年8月到2021年1月,歷時六個月,花費4萬多,就這樣所有的付出都打水漂了,我和我老公是很難接受的,這個時候的壓力,比起當時喝湯藥、測排卵時的難過不是一個量級的。甚至產生了一種很迷茫的感覺,覺得我可能這輩子不會有孩子了。
別人一次移植失敗了,還會有很多受精卵,還可以在繼續移植,而我呢,一次促排只能移植一次,我當時那個楊囊的結果也是失敗了,沒有養成。我和我老公甚至不約而同的在一段時間內不想提起這件事。
休息了幾個月,在2021年3月去醫院我換了主治醫師,換了促排方式,又重新開始了。這次我用的是降調促排方案,這個方案是在例假的第二天打一針達菲林,我記得這一針就是1000多,然后28天后再返院,又開始促排,這次促排用藥是普利康、尿促、生長素,一共打了了12天針,返院抽血、做陰道彩超5次,第12天確定住院,準備取卵。取卵的過程跟第一次一樣,這次一共取了9顆卵,我以為這次肯定比上次好很多,結果在看胚胎情況時有一次收到了打擊,只配成了3顆受精卵,還有個顆質量不高,不夠冷凍級別,只能楊囊了,有了第一次的打擊,這次接受起來就快了很多,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如果這次再不成功,我就想放棄了。
看胚胎當天可以移植鮮胚,我取卵后身體挺好的,沒有出現腹水,所以我決定移植鮮胚。這次在家保胎,我想著不能坐以待斃,想看看還有什么可以努力的,于是在移植后的第4天,去醫院抽血檢查了孕三項,結果是HCG=3.5,對應的指標是小于3是未懷孕,我當時看著這個檢查單,我就知道這次應該可以了。在第七天在家早上凌晨3點就起來測了一個試紙,得到了一個淺淺的雙杠,我以為我會哭,但是沒有,可能我覺得自己一步步走來,所有努力都做到了,這是我應得的,我甚至也不敢哭,怕影響寶寶。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么?才剛剛開始,因為寶寶來之不易,會非常擔心。就在腹部彩超還看不出孩子的時候,我就一再要求醫生給我開孕三項檢查,大概做了6、7次,觀察自己HCG值翻倍的情況。在可以做腹部彩超后,會經常覺得不安,只要不安就去醫院做B超,醫生都不想給我開了,但是只有做過試管的人才能理解,這份緊張和小心是為了什么。現在我懷孕8個半月了,還是會因為孩子偶爾的不動而緊張,會用胎心儀,聽孩子的心跳。再有一個月我就可以和我的寶貝見面了,感謝我的寶貝選擇了我,希望我的試管經歷能給你一點幫助。
下期,我會介紹一下試管過程。記得關注我,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