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精子侵入天然屏障:透明帶和卵細胞膜雙重反應
在卵細胞受精的過程中會出現三個反應,先后順序是頂體反應、透明帶反應以及卵細膜反應(也稱為卵黃膜反應),頂體反應是精子釋放頂體酶溶解透明帶的過程,而后兩者反應則是防止多精子入卵而形成的雙重屏障。
精子進入會發生頂體反應
簡單來說就是哺乳動物為了阻止多精子受精設立的屏障,主要依靠的是卵的皮質反應,其作用部位包括透明帶、卵細胞膜和卵周隙,部分動物的皮質反應主要是引起透明帶的變化,所以簡稱為透明帶反應。
透明帶反應為防止多精子進入提供屏障
比如人、牛、羊以及倉鼠,都會設立其這道屏障,在這個反應中,透明帶的主要成分皮質顆粒,其含有蛋白酶或糖苷酶,可以分解ZP3而阻止多余精子與透明帶的結合,此過程主要分為兩個步驟,具體如下:
反應過程
1ZP3(脊椎動物卵母細胞外的一層絲狀體酶酸糖蛋白,被分別命名為ZP1、ZP2和ZP3)上的初級精子受體所連接的寡聚糖在糖苷酶的作用下發生變化,ZP3被滅活不能再識別和結合游離的精子; 2ZP2上的次級精子受體在蛋白酶的作用下發生水解,ZP2被滅活透明帶的溶解性下降,即透明帶發生硬化組織已結合甚至部分穿入透明帶的精子穿過,有研究表明卵過氧化物酶也參與了透明帶硬化。透明帶反應是卵細胞在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后卵細胞產生的封閉作用,是為了防止多精子入卵的一個屏障,當有精子進入卵子后,卵子的淺層細胞質內的皮質顆粒立即釋放溶酶體酶樣物質,使得其結構發生變化,所以透明大的作用主要就是阻止多精子進入以及后續讓受精卵免受免疫系統攻擊。
提到透明帶反應那么就不得不提起受精過程中的其他反應,當精子進入女性體內,獲能后與卵子接觸,最開始就會先發生頂體反應,這類反應是在精子上進行的,具體的說是精子開始釋放頂體酶,溶蝕放射冠和透明帶的過程,這樣有助于精子穿過卵的外圍結構和精核入卵。
一般有精子成功進入,卵子就會發生信號,為了阻止后續的精子再進入透明帶,那么就會開始進行前面提到的透明帶反應以及后續的卵細胞膜反應,為其提供雙重屏障,這里有一個概念需要注意,卵細胞膜反應是在透明帶反應之后的。
哺乳動物只有透明帶沒有卵黃膜
不過對于哺乳動物來說,沒有所謂的卵黃膜封閉,因為其根本就沒有卵黃膜,卵黃膜不是細胞膜,它是卵細胞之外分泌的物質,而哺乳動物只有透明帶沒有卵黃膜。
從整個受精的過程中,透明帶對精卵結合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并且直到后續囊胚著床也依然有用處,一般來說,透明帶的消失時間是在囊胚形成破裂之后,只有在脫去透明帶之后著床才可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