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7個癥狀,寶媽要警惕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并非疑難雜癥,但由于患兒一般較小,且該病對患兒的影響極大,所以及時的護理和治療十分關鍵,對于比較輕微的顱內出血是有可能自愈的,但嚴重時,顱內出血的并發癥會直接影響孩子生命。當寶寶出現顱內出血的癥狀時,要早發現早治療。
新生兒顱內出血基本都可以治愈
新生兒顱內出血聽起來就覺得嚴重,事實上確實比較嚴重。一般,如果顱內出血的程度比較輕,寶寶的精神狀態以及吃奶情況比較好,沒有其它的并發癥和原發疾病,只是暫時的顱內出血,大多能夠慢慢的自我吸收痊愈。如果寶寶有原發的疾病,比如有維生素K的嚴重缺乏,血小板嚴重下降等,這種情況是很難自愈的,需要及時的進行相應的處理。那么為什么有的(Q:914935817)新生兒會出現顱內出血的情況呢?
1、產傷因素
寶寶出生時頭部受到擠壓,使寶寶頭部受到牽拉,寶寶脆弱的顱內血管就容易發生撕裂出血,出血部位以硬腦膜下多見。但近年來由于產科技術、孕期檢查、監護設施的進步,加上剖腹產率的大幅提升,由產傷因素導致的新生兒顱內出血發生率越來越低。
2、缺氧
寶寶在缺氧時,腦細胞容易發生壞死、崩解和出血,當淤積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也可導致腦出血的發生。由于缺氧(Q:914935817)導致的新生兒顱內出血以早產兒多見,一般胎齡越小,腦部血管發育的越脆弱,發生顱內出血的幾率就越高。造成胎兒缺氧的疾病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臍帶繞頸、胎兒宮內窘迫、產時和產后窒息、胎盤早剝等,這些疾病都可以引起新生兒顱內出血。
3、酸中毒
酸中毒可以損傷大腦血流的自主調節功能,這種功能一旦被損傷,血壓的變化就可以直接作用于大腦末端的毛細血管,使它破裂,從而導致出血。
4、新生兒疾病
新生兒存在動脈導管未閉、先天性心臟病、高碳酸血癥、氣胸、抽搐、先天性顱內血管畸形、全身出血性疾病等。
新生兒顱內出血發生率約為2.3%
5、藥物影響
孕婦在孕期使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或利福平等藥物,嬰兒腦血管發育畸形,以及不適當的輸入(Q:914935817)高滲溶液,比如碳酸氫鈉溶液、葡萄糖酸鈣溶液、甘露醇等,也能導致新生兒大腦毛細血管的破裂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嚴重程度與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關,出血輕微的患兒可能沒有任何癥狀,但嚴重者常常有以下表現,大人們一定要注意。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臨床表現為精神和神經的一系列癥狀:
1、出生后興奮或嗜睡甚至昏睡、面色蒼白或青紫、不吃奶、吐奶。
2、煩躁不安、容易發火、尖聲哭叫。
3、血壓增高、抽搐、角弓反張。
4、凝視、斜視、眼球震顫、瞳孔改變、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消失。
5、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原始的反射減弱或消失。
6、嚴重者出現驚厥、脖子硬、呼吸不規律甚至暫停、前囟飽滿或凸起。
7、低體溫,貧血(Q:914935817),黃疸等癥狀出現時,應該考慮顱內出血的可能性。
對于新生兒顱內出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積極的治療,否則可能導致嚴重的后遺癥,如智力低下、癲、腦性癱瘓腦回過小或小頭畸形等。
凡是出現顱內出血癥狀的新生兒,應及時去醫院檢查診斷,確診后積極治療。
1、一般治療
應多臥床休息,保持安靜,減少搬動,對于昏迷的病兒應置于側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高熱時應及時降溫,頭痛、煩躁者可適當給予鎮靜藥,注意保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足夠的熱量供給,對新生兒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應注意糾正低血壓,將血壓提至適當水平。
2、病因治療
針對不同病因給予相應處理,如血小板減少可及時輸注血小板或新鮮血,血友病(Q:914935817)應輸注Ⅷ或Ⅸ因子,感染所致的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的低凝時應選用有效抗生素及抗纖溶藥物,維生素K缺乏癥應輸注維生素K和凝血因子復合物或新鮮血等。
出血量影響出血后的吸收時間(通常2-4周)
3、對癥治療
對于嚴重癥狀應及時處理,抗驚厥常用氯硝西泮、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及苯妥英鈉等。腦水腫的處理常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顱內高壓者可靜脈推注脫水劑或利尿藥。
4、腰椎穿刺
反復腰穿放腦脊液適用于新生兒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及小兒蛛網膜下腔出血,可減少腦積水的發生。如果患兒頭痛劇烈、嘔吐頻繁或極度煩躁甚至已出現腦疝的早期征象,則應禁忌腰穿,以免誘發腦疝。
除了這些治療外,還應加強護理。
1、一般護理
室內溫度保持在24-26℃,濕(Q:914935817)度保持在55%-65%,寶寶體位適宜,抬高肩部,頭偏向一側,避免分泌物或嘔吐物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和吸入性肺炎,保持口腔清潔。
2、防止噪音
保持寶寶絕對安靜,換尿布、喂奶等動作要輕且集中,盡量少搬動患兒頭部,防止引起患兒煩躁,加重出血。
3、病情觀察
(1)意識和精神狀態:有無躁不安、反應遲鈍、嗜睡或昏迷現象。
(2)瞳孔和各種反射:瞳孔大小不等、邊緣不規則表示顱內壓增高;雙側瞳孔擴大,對光反應和各種反射均消失,表示病情危重。
(3)囟門:前囟飽滿緊張提示顱內壓增高,顱內出血量大。
(4)生命體征:體溫、呼吸等變化,有無皮膚蒼白、青紫、黃染等,體溫不升或高熱,表示病情危重。
(5)喂養中的反應:出血早期禁止直(Q:914935817)接哺乳,以防因吸奶用力或嘔吐加重出血,當患兒出現惡心、嘔吐則提示顱內壓增高。
請不要抱著寶寶不斷搖晃
4、健康教育
一旦寶寶出現腦損傷,應盡早指導家屬早期功能訓練和智力開發。
新生兒尤其早產兒在出生后前4天很容易發生顱內出血,大約50%的出血發生在生后24小時內,大人要注意新生兒顱內出血的預防,觀察新生兒有沒有異常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