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醫保可異地報銷,賠付比例和范圍政策發生變化
我國的醫療報銷分為很多種,比較常見的為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等,針對不同的參保類型,其保險比例、范圍、條件、標準都不相同,新生兒醫保就是城鄉居民醫保的一種,根據政策的規定,起支持異地保險,但相應的賠付比例就會有調整。
參保類型不同報銷標準不一樣
新生兒醫保保險范圍主要是包括普通門診、大病門診、住院費用等,具體的需以當地醫保報銷政策規定為準,凡是只要納入了報銷范圍都可按比例報銷,詳細情況如下:
門診醫療包括普通疾病或者大病
1、門診醫療費用:其中包含新生兒普通疾病或者大病,在定點醫療機構救治而產生的門診費用,“大病”主要包括白血病、血友病、惡行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器官移植等;
2、特藥費用:國家、省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所列的西藥、中成藥和中藥飲片費用,按照規定發生的特效藥費用,可申請兒童醫療保險報銷;
3、住院醫療:被保險的兒童應需要急診搶救所形成的入院治療費,其費用必須符合所在地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和學生兒童大病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以及醫療服務設施范圍等。
拋開以上可報銷的范圍,其余的所產生的費用就需要個人承擔,其中包括自費、自理、自負三類:
值得注意的是,醫保報銷范圍還會兒童參保的時間有關,如果新生兒醫保辦理時間比較晚,那么生效的時間就會相應延遲,而在未生效期間所涉及到的費用同樣不屬于保險的范圍。
對于報銷比例每個省市和地區政策不一樣,而且目前國家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另外不同級別的醫院報銷的比例也有區別,一般是按照醫院等級劃分的,即一、二、三級醫院分別為80%、70%、60%,最高支付限額為5萬,大病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達到10萬元。
三級醫院報銷60%
下面就以成都為例,成都將新生兒辦醫保報銷的比例劃分為三個檔次,即普通門診、大病門診和住院費,具體如下:
1、普通門診是以年為結算單位,對于300元以下部分的門診看病費用,基金支付比例為40%,也就是最高120元/年,一次性結算,300元以上的部分費用,需個人支付;
2、大病門診,包括新生而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此類情況就么有起負限制,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為75%;
3、住院費用,需根據醫療機構等級設定不同的住院起付標準,以三級醫院為例子,標準為500元以上的話,報銷比例就為80%。
而對于其他報銷比例,參保的新生兒可選擇一家社區醫院或者三家醫院作為門診、急診定點醫院,在其選定的社區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普通門診基本醫療費,按80%報銷,在其選的的其他醫療機構所產生的費用,按50%記賬報銷。
住院報銷首先需要準備好材料,需提供門診發票原件、住院發票原件、參保人醫療保險卡以及儲蓄卡或借記卡等,注意如果門診發票上無具體的診療項目和藥品清單,須提供完整門診醫療費清單,具體的流程如下:
報銷需通過門診發票原件
1、去當地醫保中心提前材料,具體為出院票據、出院證、出生證、費用明細清單、戶口本、監護人銀行卡原件及復印件;
2、審核結算,受理部門自收到申請材料,醫保中心當日完成審核,結算,支付工作,現在是實行的銀行卡結算;
3、對于材料不齊全的,需要補正全部內容,自收到《補正材料通知書》之日起5日內補正材料。逾期不補正,視為撤回申請。
4、審核結算完成后,一般會在30個工作日支付生育醫療(產前檢查)費用,也就是一個月后錢就會到賬。
新生兒醫保是支持異地報銷的,首先需要向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其次墊付期間所產生的治療費用,結束后需提供有效費用票據、復式處方、住院費用清單等在規定日期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結算,不過比例會做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