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進周促排卵后取多少卵泡是比較合適的?
進行試管嬰兒治療,獲取卵子和精子的數量和質量是非常關鍵的,這直接關系到接下來的結果,對于卵子和精子的質量,作為一個不懂的人來說,難以通過觀察來去評估它,但是對于數量,就可以直觀地感受得到,在取卵時,我們下意識的認為取得卵泡的數量越多越好,也認為這樣成功率越高。是真的嗎?
取卵效果≠取卵數量
促排卵效果不能一味追求數量
在以前很長一段時間,由于技術的原因,生殖醫學界持有卵泡越多越好的觀點的醫生是比較普遍的,但是,通過長期的臨床研究,人們對于促排卵數量的多少回歸到了一個理性的思考階段,逐步意識到過度取卵后帶來的諸多問題和風險,越來越偏向于精準醫學的促排卵概念。
常規促排卵最大的風險是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癥(OHSS)的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為體外受孕輔助生育的主要并發癥之一,是一種人體對促排卵藥物產生的過度反應,以雙側卵巢多個卵泡發育、卵巢增大、毛細血管通透性異常、異常體液和蛋白外滲進入人體第三間隙為特征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的并發癥。OHSS主要臨床表現為卵巢囊性增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體液積聚于組織間隙,引起腹腔積液、胸腔積液,伴局部或全身水腫。
取卵不當增加腹水風險
根據臨床數據分析,當促排卵后獲卵數大于15枚時,OHSS的風險顯著增加,但新鮮周期的活產率并不增加。OHSS會造成嚴重的身體不良反應的現象已經引起了生殖醫學界一批知名學者的高度重視。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CFG全球醫療總監Botros Rizk教授的老師,試管嬰兒之父愛德華茲就提出了回歸自然的號召,呼吁減少用藥,降低試管嬰兒治療中會出現的并發癥。
取卵數量以卵泡監測情況而定
有關生殖機構通過年齡段和卵子數量分組進行了研究分析,發現卵子數量少并沒有降低試管嬰兒的成功幾率,卵子數越多的浪費的卵子和胚胎也更多,特別是患者年齡小于35歲組,10枚卵子以下的實驗組卵子的平均活產率反而顯著高于10枚以上的實驗組。數據表明獲卵數少于10枚并沒有降低每個卵子的嬰兒活產率。
卵子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促排后取卵的數量受年齡、身體健康狀況等因素的影響,需要根據身體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1、女性年齡在30歲以下而且卵巢功能良好,一般2-5個卵子就可以和取卵15個以上的案例的效果是相同的。
2、卵巢功能一般的女性,目標取卵的數量在5-8個左右,這樣可以降低對卵巢的刺激,同時對成功率也沒有影響,有利于女性接下來的移植。
3、如果男性存在嚴重的精子問題,那么這個時候取卵就需要數量多一點,目標取卵數量預期在10-15個左右,這為接下來的PGT-A/PGT-M提供數量上的保障。
4、對于卵巢功能衰退嚴重的女性,促排取卵的預期數量目標在2-5個,而且建議多周期取卵,不能依靠大劑量藥物刺激一步到位,過度的刺激會帶來嚴重的后果,相反會影響最終的成功結果。
總之,促排卵的取卵數量必須根據具體身體情況了決定,國外生殖中心在促排卵方案上都是因人而異做出針對性促排卵方案,尤其是高齡女性個性化促排卵方案應用較為成熟,如黃體期促排卵、多重促排卵、微刺激促排等方案都受到不少準媽媽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