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黃囊和孕囊區別大,透過B超首次為你揭露其形狀
卵黃囊是母體和胚胎交換的最初始途徑,它位于孕囊里面,兩者是有本質上的區別,而后隨著孕周增加,卵黃囊的大小形狀也不一樣,在臨床上通過B超檢查,如果確定宮內有孕囊,囊內可見卵黃囊,就可以確定為宮內孕。
卵黃囊是早期胚胎和母體交換途徑
一般來說卵黃囊的出現時間在懷孕5-6周左右,其本質上是胚胎最早形成的血管和血細胞部分,是早期胚胎的造血場所,其可以在胎盤循環建立之前為胚胎提供營養、免疫、代謝等,所以在孕早期利用超生評估其結構,對確認宮內妊娠具有重要價值。
卵黃囊的正常形態是橢圓形或者是圓形,在懷孕第4周,卵黃囊囊壁就會形成3層細胞結構:最外層為外胚層的扁平細胞層,最內層是內胚層上皮細胞,兩層之間是中胚層,其內原始毛細血管網內包含血島和造血干細胞,但此時的卵黃囊偏小,B超可能無法發現。
卵黃囊的結構為橢圓形
從第5周開始,卵黃囊囊壁可清晰分辨出2個腔室:中胚層腔和內胚層腔,前者由血管和間葉組織構成,后者則由內胚層上皮細胞和內胚層囊泡或囊管組成,胚內和胚外血管均包含有原始有核幼紅細胞和早幼紅細胞。
當孕囊平均直徑在5-6mm時,通過陰道超聲就可發現卵黃囊,正常來說,卵黃囊中央無回聲,周邊厚薄一致,邊界清晰的環形高回聲,具體如下圖:
孕囊直徑在5-6mm時可通過超聲發現卵黃囊
A圖白色箭頭顯示妊娠囊內的正常卵黃囊,黑色箭頭表示胚胎,在其中還可見羊膜、羊膜囊、絨毛膜囊和卵黃管等組織,B圖為經陰道超聲顯示妊娠第9周的存活胚胎以及卵黃囊。
卵黃囊和孕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存在于后者一種,屬于孕囊的一部分,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是現有孕囊,再有卵黃囊,然后才能有胚胎發育,具體的區別有以下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