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細胞
在《西游記》中,孫悟空有一種十分令人驚奇的能力——他拔一根汗毛,吹一口氣,這根汗毛就能變成一只活蹦亂跳的小猴子。這種能夠再生的能力使人深深地向往——如果這種能力不只是神話故事中才存在的,如果人類也能擁有這樣的能力,那么人類就可以通過在體外培養自己器官的方式,達到生命長長久久延續下去的目的。
隨著對生物科學的了解逐步深入,人們發現,植物細胞在理論上具有全能性,也即是植物細胞具有形成全植株所有細胞的能力,已分化的植物細胞當受到創傷或進行離體培養時,已經停止分裂的細胞又重新恢復分裂,細胞原有的分化狀態被改變,原有的結構和功能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細胞開始具有了未分化之前的特性。人們不禁又想,是否人類細胞也存在著這樣一種特性呢?
上世紀60年代,人們發現了在哺乳動物中發現了這樣的細胞,被命名為干細胞。對干細胞進行誘導,它們就可以分化成特定的人體細胞。科學家還發現,不同的干細胞的潛能不一樣,有些干細胞幾乎可以分化為所有細胞,這樣的干細胞就是全能干細胞;而有些干細胞僅能分為部分細胞,所以被稱作多能干細胞;還有些干細胞只能分化成特定種類的細胞,因而被叫做單能干細胞。
全能干細胞是指具有形成完整個體的分化潛能,如受精卵。多能干細胞則具有分化出多種細胞組織的潛能,如胚胎干細胞。單能干細胞則只能分化為一種或兩種密切相關的細胞類型,如神經干細胞、造血干細胞等。但是與植物不同,哺乳動物中的這些干細胞在分化為特定細胞后,似乎就無法再回到干細胞狀態了。
但是人們對自身的探究是沒有止境的。2006年,科學家發現,把四種特定基因轉入小鼠的一種細胞后,這種細胞產生了與胚胎干細胞相似的特性。這種對成熟的細胞進行重編程,使它們重新具有干細胞特性的技術被稱為誘導性多能干細胞技術。
誘導性多能干細胞的出現,使人類在發育、醫藥等一系列相關研究中所存在的倫理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解決,同時由于它在基礎研究方面的具有的重要性和在臨床應用上的前景,對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和未來的生物醫學應用都具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