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是什么,和顯性遺傳有什么不同
相信在大家小的時候,一定會聽到不少“近親不能結婚”的一些說法,當時雖然不太理解,但總感覺說得很有道理。近親結婚從醫學上講,生下來的孩子更容易患心臟病,弱智,先天性耳聾,或者是先天性失明。而且易患高血壓,精神分裂癥,無腦兒,癲癇等多基因的遺傳疾病,這些都可能發生在近親結婚的所生子女身上。
而有一種DNA遺傳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表現為骨骼發育不全、成骨不全、馬凡氏綜合征、視網膜母細胞瘤、多發性家族性結腸息肉、黑色素斑、胃腸息肉瘤綜合征、先天性肌強直等疾病。
這類遺傳病的顯性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患者的家族中每一代都可以出現相同病患者,發病與性別無關,男女都可發病,患者與正常人婚配所生子女的發病危險為50%,故不宜生育。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是由病基因引起的,有如下特點
①只要體內有一個致病基因存在,就會發病。雙親之一是患者,就會遺傳給他們的子女,子女有50%是發病率。若雙親都是患者,其子女有3/4的可能發病(雙親均為雜合體,子代中純合體患病占1/4,雜合體患病占1/2,純合體正常占1/4,設致病基因為A,則Aa*Aa=1/4AA(純合患病)+2/4Aa(雜合患病)+1/4aa(正常)),若患者為致病基因的純合體,子女全部發病。②此病與性別無關,男女發病的幾率一樣高。③在一個患者的家族中,可以連續幾代出現此病患者。但有時因內外環境的改變,致病基因的作用不一定表現(外顯不全),一些本應發病的患者可以成為表型正常的致病基因攜帶者,而他們的子女仍有1/2的可能發病,出現隔代遺傳。④無病的子女與正常人結婚,其后代一般不再有此病。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會影響懷孕嗎?
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一般就是染色體異常,如果患上了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很有可能會遺傳給子女,而且在懷孕后還有可能會導致胎兒出現發育停止的情況,甚至會導致胎兒畸形。所以在發現病情后,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并且還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
它和顯性遺傳有什么不同
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是指父母雙方的常染色體都帶有病理性基因時,才會患有這個基因引發的疾病,而帶有一個這樣的病理基因并不會發病,卻能將病理基因傳給子代,所以叫攜帶者。
隱性遺傳是指只有父母雙方的常染色體都帶有病理性基因時,才患有這個基因引起的疾病,而帶有一個這樣的病理基因并不會發病,卻能將病理基因傳給子代,所以叫攜帶者。在近親結婚時這種情況出現的風險明顯增大。
由此可見,無論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還是顯性遺傳,都有遺傳給下一代子女的風險,所以,在懷孕時一旦發現這種疾病,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