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試驗數據發布!干細胞療法可降低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
根據CNN的報道,2023年3月《美國心臟病學院雜志》發表迄今為止對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的最大規模細胞療法臨床試驗,干細胞療法證明可以降低嚴重心力衰竭患者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
這項研究DREAM-HF納入565名年齡在18至80歲之間的心衰患者,單次將成人干細胞通過導管直接注入發炎的心臟,可以使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長期降低 58%,這意味著他們的心肌減弱,這項研究,2月27日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1]。
在全世界范圍內,心血管疾病已逐漸升至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我國心血管病的發病率與致死率仍高居榜首,2019年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心衰890萬、高血壓2.45億……心血管病防控形勢仍然嚴竣,拐點仍未到來。
干細胞治療心血管疾病現狀
心血管疾病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產生了巨大的健康和經濟負擔。盡管在傳統治療方法(如藥物、介入、手術等)上已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其仍是全球死亡率和發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因此,制定更好的策略來防治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細胞治療為治療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視野,間充質干細胞(MSCs)因其旁分泌和免疫調節等生物特性成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熱點,目前部分臨床研究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01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F)是多種原因導致心臟結構和(或)功能的異常改變,使心室收縮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引起的一組復雜臨床綜合征。根據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我國人群心衰患病率為0.9%,國內現有心衰患者450萬,每年新發心衰患者約50萬,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群心衰患病率逐漸增加,龐大的心衰患者群體,以及極差的預后特征使其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頭號疾病。
研究者將[2]59例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組,治療組接受藥物治療以及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冠狀動脈內移植,對照組僅接受藥物治療,1個月后,治療組心功能指標明顯好轉,死亡率降低,證實了MSCs 改善心臟重塑功能,治療心力衰竭的有效性。
這項研究被稱為迄今為止針對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細胞療法臨床試驗,心力衰竭是一種嚴重的疾病,發生在心臟無法泵出足夠的血液來滿足身體需要時。
02
腦卒中
2021年,一篇發表于《中國組織工程研究》的一篇綜述[3],通過Meta分析明確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安全性與療效,并提供相關循證醫學證據。
文章納入20個隨機對照試驗,共1127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結果顯示:治療3個月時,間充質干細胞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運動功能評分、功能獨立性評分優于對照組。
表明:間充質干細胞移植能一定程度改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間充質干細胞的臨床研究及應用已成為全球領域生物醫學的研究熱點,2011年韓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全球首個針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間充質干細胞藥品(Hearticellgram-AMI)上市。
除心血管病以外,目前已經有近百種疾病的臨床研究采用了間充質干細胞,并且從啟動臨床研究項目進展中,可以看出其在多種疾病中擁有著巨大的治療潛力,隨著我國細胞產業的發展和政策的推動,間充質干細胞將為更多難治性疾病的患者帶去希望。
#干細胞療法#
參考文獻:
[1]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月28日報道,原標題Stem cell therapy may reduce risk of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in certa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study shows,By Jacqueline Howard, CNN.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162993/;[2] ZHAO XF,XUY,ZHU ZY,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of severe systolic heart failure[J].Genet Mol Res,2015,14(2): 3010- 3017.[3]胡斐,王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安全性與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3,27(01):76-82.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應用建議,如文章內容涉及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跟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河北北科干細胞為儲戶提供相關細胞的檢測、制備和儲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