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現有忠山、康健中心兩個院區,其中忠山院區位于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太平街25號,始建于1950年8月,占地面積238畝,建筑總面積16.9萬平方米,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瀘州市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院。也是全國首批中國醫師協會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全國首批住院醫師規培基地、首個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兒科圍產期醫學專科培訓基地、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現有忠山、康健中心兩個院區,其中忠山院區位于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太平街25號,始建于1950年8月,占地面積238畝,建筑總面積16.9萬平方米,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康復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瀘州市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院。
也是全國首批中國醫師協會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全國首批住院醫師規培基地、首個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兒科圍產期醫學專科培訓基地、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擁有四川省婦科及乳腺疾病治療中心、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縣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歷史發展
1950年8月,醫院前身-川南醫院建立。
1952年8月,醫院更名為四川省川南人民醫院。
1953年6月,醫院遷入忠山新址。
1954年5月,瀘州市人民醫院合并入川南人民醫院。
1956年5月,川南人民醫院更名為瀘州專區人民醫院。
1960年2月,醫院劃歸瀘州醫學專科學校,更名為瀘州醫學專科學校附屬醫院。
1978年1月,瀘州醫學專科學校升格為瀘州醫學院,醫院隨之更名為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1993年,醫院被評定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2002年12月,瀘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更名為瀘州醫學院臨床醫學院,醫院隨之更名為瀘州醫學院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
2015年12月,瀘州醫學院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醫院隨之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
2018年12月,醫院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醫療設施
醫院編制床位4200張,配有PET-CT、MicroPET-CT、3.0T磁共振、256層螺旋極速CT、直線加速器、DSA、SPECT、全飛秒激光近視治療儀、3D腹腔鏡等醫療設施。
研究成果
近年來,醫院在研科研項目1700余項;每年發表文章1000余篇;目前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5項,華夏醫學獎4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主研)。
臨床教學與研究機構
醫院是西南醫科大學教學醫院,現有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學、兒科學、眼視光學、健康服務與管理等9個本科專業。是全國首批中國醫師協會腹腔鏡外科醫師培訓基地、全國首批住院醫師規培基地(26個專業基地)、首個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兒科圍產期醫學專科培訓基地”、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醫院擁有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四川省婦科及乳腺疾病治療中心、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神經外科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四川省腎臟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四川省出生缺陷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實驗(骨科)等一流平臺。
科室設置
醫院設有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一科、呼吸內二科、消化內科、腎病內科、血液內科、內分泌科、風濕免疫科、神經外科、普胸外科、心臟外科、甲狀腺外科、胃腸外科、乳腺外科、肝膽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脊柱外科、骨與關節外科、小兒外科、整形燒傷外科、婦科、產科、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部、中德婦科腫瘤病房、兒一科、兒二科、新生兒科、兒童保健科、感染二科、感染一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手術室、疼痛科、腫瘤科、健康管理中心、皮膚科、中醫科、肛腸痔瘺科、針灸科、康復醫學科、心理衛生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眼科、口腔頜面外科、急診醫學部、門診部、介入醫學部、臨床營養科、全科醫學科、老年病科、炎癥與變態反應實驗室、核醫學科、放射科(普放、CT、磁共振)、醫學檢驗部、物理診斷科(心電圖)、藥學部、輸血科、細胞病理室、病理科、超聲診斷科(彩超)、醫學實驗中心、內鏡醫學部、供應室等臨床和醫技科室。
特色專科
一、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整形外科。
二、四川省甲級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周圍血管外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外科、神經內科、腎病內科、胸心外科、腫瘤科、兒科、麻醉科、康復科、 醫學中心實驗室、功能分子影像實驗室。
掛號時間
上午7:30-12:00;下午14:00-17:20。周六、日照常。
門診時間
上午7:30-12:00;下午14:00-17:20。周六、日照常。
急診時間
全天24小時應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