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溶血癥的癥狀有哪些?該做什么檢查?
什么是新生兒溶血癥
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取決于抗原性的強弱、個體的免疫反應、胎兒的代償能力和產前的干預措施等因素。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新生兒溶血癥嗎?下面和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什么是新生兒溶血癥吧~
新生兒溶血癥,是指因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使胎兒在宮內或生后發生大量紅血球破壞,出現一系列溶血性貧血、黃疸以及其它多種臨床表現的疾病。在我國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數,Rh血型不合者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統等少見。
胎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胎兒從父方遺傳所獲血型抗原(如Rh和ABO血型抗原)為母方所缺乏,分娩過程中該胎兒血型抗原進入母體,使母體產生抗該血型抗原的抗體(IgG類),再次妊娠時后者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而引起溶血。
新生兒溶血癥的癥狀
患新生兒溶血癥的寶寶會出現各種癥狀,主要表現為黃疸、肝脾腫大、貧血等。癥狀輕的進展緩慢,全身狀況影響小;嚴重的病情進展快,出現嗜睡、厭食,甚至發生膽紅素腦病或死亡。那么具體新生兒溶血癥的癥狀有哪些呢~
1、黃疸紅細胞破壞分解出來的膽紅素呈黃色,它可以分布于人體全身,使機體組織的顏色變黃,由于皮膚和鞏膜(俗稱白眼珠)位于機體表面,發黃最為明顯,也就是黃疸。
2、肝脾腫大輕癥無明顯增大,重癥溶血時,出現胎兒水腫并可有明顯肝脾增大,這種癥狀多見于Rh溶血病。
3、貧血患兒均有輕重不等貧血,嚴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腫。
4、膽紅素腦病血中膽紅素水平過高時會損傷腦細胞,引起膽紅素腦病,這是溶血病最嚴重的合并癥。
5、神經癥狀出現嗜睡、拒奶、四肢松軟,繼而抽搐,表現為兩眼凝視、眨服、四肢陣陣發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張,有時尖叫等表現即稱核黃疸或膽紅素腦病,常于血清膽紅素達20mg/dl以上時發生,是由于間接膽紅素進入腦組織中,損傷腦細胞所致。
6、發熱溶血癥患兒常伴有發熱。發熱可能是小兒溶血后機體的一種反應,也可能是較嚴重膽紅素腦病時。熱度也許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后者而發生的,說明病情已比較嚴重。
新生兒溶血癥檢查
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常發生在母親血型為O 型,父親血型為A 型、B 型和AB 型。胎兒的血型是由父母方各傳一種基因組合而決定的,故胎兒的血型可能與母親不同。那么新生兒溶血癥檢查時什么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包括母、嬰、父血型、抗體效價、抗人球蛋白試驗(產前做間接法、生后做直接法)、釋放試驗和游離試驗,這是診斷該病的主依據。
抗人球蛋白間接試驗是用已知抗原的紅細胞去檢查受檢者血清中有無不完全抗體;抗人球蛋白直接試驗是檢測嬰兒紅細胞是否被不完全抗體致敏。釋放試驗若陽性,診斷即可成立,因致敏紅細胞通過加熱將抗體釋放出來,而釋放液中抗體的特異性可用標準紅細胞來確定。游離試驗是在新生兒血清中檢測是否存在能與紅細胞結合的尚未致敏紅細胞的不完全抗體,結果陽性表明可能受害。
在孕期診斷可能為該病者,應爭取在妊娠6個月內每月檢驗抗體效介一次,7~8月每半月一次,8個月以后每周一次或根據需要決定。抗體效價由低到高,起伏頗大或突然由高轉低均提示病情不穩定,有加重可能,效價維持不變提示病情穩定或母嬰血型相合,該抗體僅屬以前遺留所致。排除遺留因素后,一般發病輕重與抗體效價成正比,但ABO系統受自然界存在類似抗A(B)物質關系,有的未婚女子效價已達1024。通常ABO溶血病的效價64作為疑似病例,但個別效價為8時也有發病的報道。
新生兒溶血癥能治好嗎
要治療新生兒溶血癥應根據病情輕重采取綜合措施以降低血清膽紅素濃度及糾正貧血.一般采用藥物治療及光療,必要時換血輸血。那么新生兒溶血癥能治好嗎?大家知道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新生兒溶血癥能治好嗎?
當胎兒由父方遺傳所得的血型抗原與母親不同時,進入母體后即會刺激母體產生相應的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紅細胞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導致溶血.
在ABO系統中,因O型人具有抗A或抗BigG的人數比A型及B型的人數多:A抗原較B抗原的抗原性強,故母O型,胎兒A型者得病機會多.ABO溶血癥可發生在第一胎,與母體曾受自然界中類似A,B物質的抗原刺激,已具有抗A或抗B抗體有關.Rh溶血癥的免疫抗體,只能由人類的血細胞作為抗原刺激而產生,在分娩時胎兒紅細胞才進入母體,
一般的ABO溶血癥經藍光治療就可痊愈,且不會有后遺癥.但也有個別會發展為核黃疸,共濟失調等腦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