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員兒子救火犧牲,母親5次試管嬰兒圓夢,淚訴孩子來找我了
2018年6月26日,經過長達十個多小時的痛苦過后,42歲的應賢梅終于成功誕下一名女嬰。
看著這個剛出生的嬰兒,應賢梅忍不住落淚楠楠說到:“是我的孩子來找我了……”
為了要這個孩子,應賢梅和其丈夫可謂是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努力,甚至整整準備了兩年的時間,才迎來了這個小生命的誕生。
因為自己本身是大齡產婦,傳統的受孕懷孕和正常生產流程風險巨大,在醫生的建議下,應賢梅和其丈夫選擇了試管嬰兒的方式,想要擁有一個自己的小寶寶。
但試管的過程又談何容易,不僅十分繁瑣,耗時耗力,而且還失敗率極高,甚至每次在取卵的過程當中,還會對女性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每次失敗過后,還要先調節三四個月的時間,甚至還需要打針干預女性的排卵周期,十分麻煩和痛苦。
但即便是如此,已經失敗了四次的應賢梅還是不認命,甚至在第三次的時候,明明都已經試管成功了,但在胚胎移植的過程當中,又被查出了宮外孕,這幾乎讓應賢梅這樣崩潰當中。
終于,在2017年的九月,也就是第五次的時候,應賢梅成功了,同年11月,應賢梅被診斷出了懷孕,但這卻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
在整個妊娠過程中,應賢梅遭受了太多其他產婦所沒有經歷過的痛苦,先是被診斷出了“妊娠糖尿病”,后來又發生了“腎結石復發”的狀況,甚至在生產的時候,寶寶還一度難產,可以說在整個妊娠和生產過程中,沒有一處是順利的。
但即便是如此,應賢梅還是堅持下來了,這不僅令人佩服,也讓人疑問,既然要個孩子這么費勁,甚至還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為什么還非要堅持要孩子呢?
其實,這一切還應該從2014年開始說起,過程實在是令人唏噓。
得知噩耗,兒子受傷?
就在2014年5月1日的傍晚,應賢梅和其家人正在準備吃晚飯,突然,外面傳來的敲門聲。聽到敲門聲后的應賢梅,也是趕緊擦了擦手過去開門。
這門剛一打開,外面可是不得了,烏泱泱的幾十人全都圍在自家門口前,神情莊重,甚至眼神中還帶著點悲痛,應賢梅看到這個狀況,也是有些緊張,當即警惕的問:“你們找誰?是來干嘛的?”
為首的一人也沒應答,只是禮貌地問道:“您是劉杰同志的媽媽嗎?”
聽到這里,應賢梅的心里也是咯噔一聲,不好的預感傳來。眼看外面站著的這群人,很明顯就是兒子平時的那些戰友,但是兒子沒來,戰友們就來了,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看到怔愣的應賢梅,對方又說:“我們是劉杰同志的戰友,劉杰同志在執行任務當中出了點事,從樓上摔下來了,我們是來告訴您的”。
聽到這話,應賢梅才算是回過神來:“怎么回事?出了什么事了?在幾樓摔下來的?現在怎么樣了?”
一連串的問句,卻讓眼前的人有些沉默,到最后,還是這個人悲痛地回答道:“是在13樓摔下來的,現在人在醫院,情況不明”。
“13樓,13樓摔下來,人在醫院,情況不明”,應賢梅又自言自語的重復了一遍這句話,然后突然哽咽道:“13樓啊,人怎么可能沒事怎么可能沒事,什么叫情況不明啊”!
這時候,屋內也“咚”的一聲,原來是這話也被劉杰的爺爺奶奶聽到了,突然得知噩耗,劉杰的爺爺竟然直接昏了過去,一時間,家里亂作一團。
門外的消防官兵見狀,也是趕忙過來把劉杰爺爺攙扶起來送往醫院,剩下的人,又直接通知了劉杰爸爸,并陪同劉杰媽媽應賢梅一同趕往了醫院。
其實,應賢梅在趕往醫院的途中,心里是早有預感的,那就是:自家兒子,很可能已經沒了。
應賢梅心里越想越難受,忍不住直接在車里痛哭起來,任憑其他人怎么勸都沒用。
沒有奇跡,英雄犧牲
等到應賢梅趕到醫院的時候,把應賢梅帶來的這些消防官兵們,也就是劉杰的戰友們并沒有直接把應賢梅領到門診大樓,而是直接拐到了“太平間”。
本來只是預感,這下徹底確定,此時的應賢梅,已經徹底陷入崩潰當中,等她親眼看到被白布蓋住的劉杰時失聲痛哭,已經是連路都走不動了。
這時,旁邊的消防戰士們,也都是紅了眼眶,偷偷抹淚。其實,他們早就知道劉杰不在了,但是在忍受巨大悲痛的同時,還需要把這個消息帶給劉杰的家人。
可是20幾個大男人,根本沒有一個人敢直接把這個消息告訴劉杰的父母,所以只能是互相打氣、鼓勵,委婉的告訴了應賢梅“劉杰在執行任務時出了一點意外”,然后才把應賢梅帶到醫院,讓應賢梅自己去看。
看著哭到不能自已的應賢梅,劉杰的戰友們也是一邊安慰,一邊忍著巨大的悲痛,告訴了劉杰父母當天發生的情況。
原來,就在2014年的5月1日,也就是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上海市公安消防總隊接到報警,徐匯區龍吳路2888號居民住宅發生火災,對此,上海市消防指揮中心立刻派人趕往了火災現場。
而劉杰就是被派往這次滅火任務的消防戰士之一。當天,上海消防關港中隊的隊長袁昭輝接到指示后,直接帶著副中隊長周佳慧,和包括劉杰在內的六名消防戰士直接奔赴火災現場,第一時間趕到了著火層。
可是到達之后,卻發現這里的火災發生的程度,比想象中的還要嚴重。
一方面,樓道空間非常狹窄,滅火難度極大;另一方面,著火房間1301的防盜門還緊緊鎖著,外面的人根本進不去,里面的人也沒有任何應答。
為了了解樓內的情況,中隊長袁昭輝直接將現場的消防員分為兩隊,一隊負責疏散樓層內被困的群眾,另一隊則負責加緊攻破著火房間的防盜門。
而劉杰和另一名消防隊員錢凌云兩位戰士,恰恰就被分到了攻破組,負責著火房間的防盜門拆除作業。
一時間,鋸齒和防盜門摩擦的聲音咯吱作響,聲音讓人難以忍受,而且房間內的濃煙,也慢慢從房間的縫隙里彌漫出來,哪怕面對面站著,戰士們都很難看見對方的表情。
危急情況下,時間仿佛變得十分緩慢,終于,就當防盜門快要被成功破開時,屋內卻突然傳出一聲巨響,一股熱浪直接將防盜門掀翻,站在防盜門對面的消防戰士,直接被熱浪沖出,朝著門對面飛去。
悲劇就在這時發生,原來,就在這個防盜門對面的兩米多處,是一個敞開的樓梯窗口,所以這名被熱浪沖飛的消防戰士,便直挺挺的朝窗口外飛去,而這個人,就是劉杰。
看到隊友即將被熱浪沖飛,另一名消防員奮不顧身的朝著隊友伸出雙手,想要把劉杰拉回來,可是,劉杰沒有拉回來,自己也一并被甩出了窗口,兩人就這樣手拉手一塊墜了下去。而這位英雄的名字,叫錢凌云。
樓下圍觀群眾見狀,雖然著急,但卻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兩位英雄摔倒在樓道入口頂部的平臺上。沉悶的撞擊聲和眾人的驚呼中夾雜在一起,昭告的一場噩耗的來臨。
戰友們見狀,聲嘶力竭的叫喊著他倆的名字,卻也無濟于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隊友永遠閉上了眼睛,頹然的癱坐在地,任憑淚水流淌。
劉杰:家庭和國家的驕傲!
但是,面對兩位英雄的離去,除了戰友們不能接受之外,英雄的家人們,更是不能接受這么一場噩耗。
劉杰是1994年生人,錢凌云是1993年生人,走的時候,一個20歲,一個21歲,花一樣的年紀,無限可能的人生,卻為了完成自己的責任,奉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
我們在惋惜和悲痛的同時,卻也是根本無法想象到英雄的父母是怎樣熬過來的。
應賢梅夫婦只有劉杰一個孩子,而劉杰,也是她和丈夫一直的驕傲,更是爺爺奶奶的心頭肉。
聽應賢梅夫婦說,劉杰從小就聽話懂事,不光孝順父母,還特別熱愛祖國,從小就喜歡看各種英雄題材的電影電視劇。
每次看到影視劇里面的解放軍戰士,總會吵吵嚷嚷的表示自己長大后一定要去參軍當兵,對此,應賢梅夫婦也是非常支持兒子的。
所以在2012年的時候,高中畢業的劉杰沒有去考大學,而是直接選擇了參軍入伍。
對此,就連劉杰的高中班主任都感到十分惋惜,因為以劉杰的成績,是完全可以考入一個非常不錯的大學的,但劉杰卻認為:“相比較上大學,我更喜歡當兵,這是最有男人味的職業,也是最能體現個人價值的職業。”
而后,劉杰便開始了自己的部隊生涯,一年過后,又直接被調到了上海徐匯區的關港中隊,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消防戰士。
在消防隊里,劉杰更是表現突出,不管是平時的訓練還是隊里的競賽,劉杰都會積極報名踴躍參加,時時刻刻的嚴格要求自己,十分努力和上進。
不僅如此,劉杰還特別的熱心腸,但凡是隊里有人生病或者是不舒服,劉杰都會主動替別人站崗或者是做任務;在訓練場上,有些同志的體能基礎可能不是那么好,劉杰便會一直陪在隊友身邊,不停的鼓勵和打氣。
當隊里來了新同志,每次也都是劉杰忙前忙后,幫忙收拾行李和床鋪,幫助新隊友盡快的融入環境;甚至他還會在別人休息的時候,默默的打水和打掃衛生,不計得失的為這個大家庭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因此,在個人方面,劉杰不僅是位能力突出和優秀的消防戰士;更是隊友眼中的“好兄弟和好朋友”,毫不夸張地說,就在劉杰所在這個小中隊里,幾乎每一個人都十分喜歡劉杰。
而這樣的劉杰,不僅僅是父母的驕傲,家庭的驕傲,更是國家的驕傲和社會的驕傲。也正因為如此,失去如此優秀的孩子,劉杰家人的傷心可想而知。
追悼會上:“他是別人眼中的英雄,但卻是我的兒子呀”!
2014年5月5日上午十點,龍華殯儀館大廳,人們為劉杰和錢凌云舉行了一場莊重的追悼會。
上海市委書記、市長、公安部消防局局長,包括很多上海市其他部門的有關領導,都紛紛前來悼念兩位英雄,并敬獻了花圈,加上兩位烈士的親屬和生前好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共計有1500多人來參加了此次悼念會。
不僅如此,就在這場莊重的追悼會上,公安部門還直接追授劉杰和錢凌云為革命烈士,并頒發了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上海市公安局黨委,也直接追記兩位烈士為共產黨黨員,并追記一等功。
極盡殊榮和宏大的場面只為英雄送行,只因英雄值得!但是,在場的所有人都認為劉杰和錢凌云是英雄,應賢梅卻哽咽地說了一句讓所有人都淚目的話:
“我的兒子是大英雄,但我不希望我的兒子去當英雄,我只希望他能好好活著。他是別人眼中的英雄,但卻是我的兒子呀!”
劉杰的離去,對眼前這位母親的打擊甚至是太大了,就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應賢梅幾乎是不吃不喝,也不與別人交流,生命的維持也只靠鹽水吊著,讓人看著也是十分心疼。
包括有一次,大冬天的晚上,應賢梅在柜子里找衣服,不小心翻到了劉杰在半年前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里面是一對包裝精美的銀耳環,而自己卻一直沒舍得戴。
那一刻,應賢梅實在是忍不住了,她急需一個發泄的出口,便直接沖出家門,奔跑在馬路中央。
上海的冬季,寒風刺骨,應賢梅穿著單薄的睡衣,就這樣瘋狂地跑著,丈夫不放心,也緊跟著沖出家門,和妻子一塊跑。
樹上的枯葉落了又散,好似生命無情的凋零,等到實在跑累了,夫妻倆又直接在馬路上抱頭痛哭。
自此之后,兩人根本就不敢在家里呆著了,因為家里處處都有劉杰的身影,說不定哪個瞬間,就又觸碰到傷感的回憶,讓情緒無法控制。
所以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是直接住在公司的,一方面是因為公司人多熱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觸景傷情。
有親戚朋友看不下去,甚至開始勸說應賢梅夫婦可以再領養一個孩子,但都被拒絕了,因為應賢梅夫婦認為:“就算領養了又如何?那也不是我們的劉杰。”
后來,還是應賢梅的公公婆婆看不過去了,連拖帶拽的讓應賢梅去廈門散散心,可到了廈門,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應賢梅卻再一次陷入了崩潰,直接對著大海大聲呼喊:“劉杰,你在哪?”場面令人心碎。
可大海又能回應什么,直到這時候,應賢梅才算是慢慢的接受了現實,接受了自己兒子已經離去的現實,明白了劉杰大約是真的回不來了。
漸漸走出陰霾的應賢梅夫婦做了一個決定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應賢梅的狀態才慢慢好起來,接受了事實后,也開始嘗試著慢慢走出陰霾。
當然,除了應賢梅難過之外,和應賢梅感同身受的,還有她的丈夫。所以就在這天,應賢梅直接對著丈夫說了這么一段話:
“兒子沒了,要不然我們倆就死掉,要不然就好好活下去。兒子還太年輕,還有好多事情沒見到,如果我們能活下去,最起碼,兒子沒有看到的,我們來幫他看,兒子沒有玩到的,我們幫他吃一吃,玩一玩,好好活下去吧!”
就這樣,應賢梅和丈夫慢慢的開始嘗試走出陰霾,接受新的生活。每天相互扶持,相互鼓勵,不斷的充實自己,甚至開始不斷的去追求事業。
經過時間的沉淀,應賢梅慢慢走出了失去兒子的傷痛,并生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再要一個孩子”!
應賢梅認為,沒有孩子的家是不完整的,所以,無論有多困難,都想再要一個孩子。
可事情哪有那么順利,這個時候的應賢梅都已經40多歲了,而且曾經的一次宮外孕,直接讓她失去了右側輸卵管。
所以夫妻倆在接下來的備孕過程當中,一直都沒有成功,對此,應賢梅夫婦并沒有放棄。
直到2017年,上海消防總隊的領導在慰問應賢梅夫婦時,詢問應賢梅夫婦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助的,一旦生活出現什么問題,盡可能的提出來,只要組織能解決的就盡量幫助解決。
也正因為如此,應賢梅夫婦也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訴求,而上海消防總隊的領導得知了夫婦倆的情況,便直接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建立了聯系,在醫生的建議下,應賢梅和其丈夫做出了做試管嬰兒的決定。
試管成功和新生活的開始
整整四年多的努力,先后四次的失敗史,都沒有讓應賢梅放棄。
所以也就解答了我們最開始的疑問:“既然要孩子這么艱難,取卵的過程中還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應賢梅夫婦為什么還一直堅持做試管呢?”
因為她們也只是想彌補遺憾而已,她們也只是想擁有一個完整的家,雖然不一定能把心中缺失的那一塊填滿,但至少還有個慰藉。
好在,經過醫生與應賢梅的共同努力,2018年6月26日,42歲的應賢梅終于平安誕下一個健康可愛的姑娘,看到女兒的那一刻,應賢梅失聲痛哭喃喃道:“是我的孩子來找我了……”
醫生也喜極而泣的說:“我從來沒有過這么有價值感”!
從備孕到生產,整整四年,對我們來說,可能是無關痛癢的事情,但是對應賢梅夫婦而言,這四年的努力,都關乎著到底有沒有勇氣走向下半生的問題,這其中的艱辛和困難,可能也只有他們夫妻二人才能體會的清楚。
而這個小女孩誕生之后,應賢梅也直接給自家姑娘取名為“劉夢湲”,表示圓夢的意思。
小夢湲的出生,不僅讓應賢梅夫婦完了一個心思,也讓社會各界終于放下了心,由衷地祝福這個家庭。
對此,上海紅房子婦產科的醫護人員給小夢湲送上了蛋糕,上海消防的領導還給小夢湲送了一件迷你消防服。
出院那天,劉杰的戰友全都過來了,他們也都想看看自己剛出生的這個小妹妹,看看英雄母親。
而應賢梅看著站成一排的戰士們,也是直接淚目的說:“看著你們,就好像看到我的兒子一樣,特別開心,謝謝,謝謝大家給我的陪伴和勇氣”。
最后,應賢梅也在大家的陪伴下,抱著女兒走出了醫院。而走出醫院的那一刻,也意味著,一段新生活的開始!
遺憾才是人生,接納方能圓滿
從喪子之痛到走出陰霾,從崩潰抑郁到堅強面對,所以,成為英雄的不僅僅是劉杰一個人,更是承受痛苦的劉杰父母和家人。
整整四年的試管之路,四次失敗的絕望和壓力,妊娠期間的疾病和痛苦,所有的一切,都沒有打倒應賢梅。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顯示出小寶寶的來之不易,也才證明著應賢梅的付出值得,也才讓未來的新生活更加值得奔赴。
人生,就是這樣,不完美是常態,圓滿才是非常態。
而恰恰是有這些不完美的存在,所有這些遺憾的存在,也才讓我們體會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也才讓我們懂得了幸福的來之不易,也才讓我們學會了如何去更好的抓住幸福。
人生有那么多的不完美,我們只有帶著希望才能走下去,何必沉溺在過去不放,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希望我們都能明白,遺憾才是人生,接納方能圓滿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