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湖南女子經4次人工試管,產下雙胞胎,不料3年后生活陷入絕境
大家都知道,“塞翁失馬”是焉知非福,人生總是禍福相依,但當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時,無疑是對命運的巨大考驗。
這是一對湖南夫婦因為身體原因選擇試管嬰兒的故事,隨著新生命的到來,一家人的心情得到了極大的安慰,但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的生活會因為孩子的出生而翻天覆地。 "我的丈夫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他對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很愛我們的孩子,他非常希望能有一個健康、快樂、幸福的家。 (.) (.) (.) (.) (.)
兩個響亮的哭聲,一個家庭的愿望
生兒育女,是2013年步入婚姻殿堂的湖南婦女毛錢容的心愿,像世界上任何一對普通的夫妻一樣,都在期待著孩子的誕生。
然而,結婚一年后,心愿依然遙遙無期,毛錢容還是沒有懷孕,夫妻兩只好去醫院做了檢查。
事實證明,這對夫婦之所以沒有孩子,是因為他們的健康問題,疾病成了毛錢容愿望的障礙。
幸運的是,現代科技解決了毛錢容這樣的夫妻的問題,毛錢勇一知道自己身體原因不能生育,就決定做人工試管方式。
然而,即使人工試管能夠解決大多數夫婦的不孕不育問題,也不能保證每一對前來接受治療的夫婦都能得到滿意的結果,任何治療手段都有成功或失敗的可能。
2014年至2016年,毛錢容夫婦在醫院進進出出,經歷了胚胎發育失敗后的胚胎發育,但兩人從未放棄希望。
最終,在月,毛錢容成功完成了第四次胚胎移植,兩人在四次胚胎移植上花費了10多萬元。
在醫院危重兩個月后,毛錢容回到家鄉邵陽安全哺乳,2017年2月22日突然感覺胃痛,家人把她送到了人民醫院。
誰也沒想到,就在一天后,毛錢容生了一對雙胞胎。
這對夫婦不得不把他們的兩個孩子留在醫院的保育箱里半個月,因為他們體重嚴重不足,黃疸值很高,直到他們的體征恢復正常,這毛錢容夫婦又花了34000美元才把他們帶回家。
在這兩年的時間里,這對夫婦不僅花光了他們的積蓄,還四處討債,前后欠下了巨額債務,而且因為他們的試管嬰兒為身邊的人所熟知,所以每次他們的毛錢回家后,總是有人告訴他們該怎么做。
自從生了兩個兒子后,毛錢容和丈夫商量后,決定給哥哥和媽媽取名毛裕元,給哥哥取名羅裕才,這兩個名字寄托了這對夫婦對兩個孩子的最大希望。
幾經周折,毛錢終于迎來了一個新成員,手里抱著剛出生的兒子,他禁不住流下了幸福的淚水,這淚水沖走了他多年來為使館奔波的歲月,沖走了這對夫婦為確保孩子出生而花費的數百萬美元,沖走了鄰里鄉親的流言蜚語。
懷孕前,毛錢容在村委會工作,生了孩子后,辭去村委會工作,在家照顧兩個孩子,而丈夫則繼續在建筑工地工作,養家糊口。
雖然兩人的收入都比以前高了,但是目前的家庭狀況并沒有影響到毛錢的快樂和滿足的心情,她覺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沒有什么是不可能面對的,至于試管嬰兒債務,她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總有一天會還清的。
這時,毛錢容不知道,在以后的生活中,命運會給她更大的考驗。
一生的悲哀,一生的絕望
也許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六個月的早產兒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雖然嬰兒在保溫箱里已經呆了半個月,而且數值正常,但還是有更多的隱患。時間一到,引線就斷了,整個小家庭都籠罩在一片陰霾中。
到了2020年10月,年僅3歲的羅玉突然出現發熱、四肢乏力、腹痛等癥狀。
毛錢容心急如焚,立即帶兒子到邵陽市中心醫院,經過一系列的診斷,但醫生無法診斷出具體的癥狀,只能說孩子可能是白血病或惡性腫瘤,推薦到長沙的大醫院就診。
“可能”這個詞對毛錢容來說是晴天霹靂,但她的心中還是有一絲僥幸,月28日毛錢容和兒子來到長沙,轉院后,幾家醫院的醫生都不知道結果如何。
這家人最后被送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在那里他們遇到了毛錢容的絕望——他的兒子沒有白血病或癌癥,但患有一種叫做神經母細胞瘤疾病(IV期高危)。
醫生告訴毛錢容,這種情況罕見,由于分娩延誤,腫瘤已經轉移并擴散到身體的許多部位,不可能進行放療和手術。唯一的治療方法是14療程的常規化療,然后用藥物清除體內的癌細胞。
該藥物是一種名為GD2的進口靶向藥,由于其進口以及該國尚無法獲得該藥物這一事實,在她目前的經濟狀況,該藥物過于昂貴,她負擔不起。
毛錢容覺得有點頭暈,不知道為什么,自己的孩子得了這樣一種奇怪的疾病,她覺得自己的生活總是因禍得福:婚后,因為不能懷孕去醫院做人工試管,最后生了兩個可愛的孩子,但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一夜之間,疾病幾乎摧毀了一個原本希望最好的家庭,兒童的痛苦和天價的藥品擺在桌子上,讓毛錢容心碎,不知所措。
生活總是如此戲劇化,最后把孩子撫養到3歲,家庭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孩子出生后也還清了債務,孩子得了這樣一種所謂的“癌癥之王”病,回憶她兩年的漫漫求子路,總覺得錢疼,這樣的事情,她無法接受。
這個家庭已經到了他們生活中的一個階段,他們似乎希望這不會發生,但是只要他們還活著,他們就必須為他們生活中的下一步做計劃。
絕望的希望,痛苦的母親
如果她冷酷無情,她可能會放棄孩子,因為羅裕才的病幾乎到了絕癥,即使有針對性的藥物,也不能保證未來的康復,而且有一個兄弟在家里,這對夫婦的未來生活也不是沒有保障的。
但是毛錢容已經把孩子撫養到了三歲,在她看來,孩子是她最重要的家庭,出于母性的本能,毛錢容還是決定要好好對待孩子,她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給羅裕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
心情平復下來,毛錢容擦干眼淚,毅然走上了為兒子治病的道路,她的哥哥毛裕元在家中寄養,并向親戚朋友借錢,搶彼得的錢付給保羅,
一次又一次地借了20多萬元的錢,終于足夠支付小兒子的化療了。
拖欠款項再次堆積如山,但此時毛錢容已無他想,她收到錢,趕緊送往醫院,到2021年,也就是8個月后,錢已經花在孩子的化療上。
在2022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他的小兒子羅裕才都呆在醫院里,在化療結束后才回家,這也是毛錢容從親戚家里接哥哥回家吃飯的時間。
也許是因為這對雙胞胎,弟弟羅裕才和哥哥毛裕元一直都很親密,兩兄弟特別親密,每次見面后,兩人都會牽著手不停地交談,兩個三歲的孩子有說不完的話題。
哥哥講述了他在幼兒園的生活,弟弟講述了他在醫院里的所見所聞,哥哥拿出一本彩色的書指著弟弟。
在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里,孩子們似乎都很早熟,羅玉甚至小孩子三歲,就隱隱約約地意識到他們之間的區別,毛錢容一直認為她的兒子還太小,不知道他的病情有多嚴重,直到無意中聽到了他們的談話。
“我在醫院里看到一個袋子里的嬰兒,他的爸爸媽媽都哭得死去活來。媽媽說孩子已經走得很遠了,再也不會回來了,所以我要去醫院,你不要跟著我,否則你就再也回不去看媽媽了。”
羅羽還不明白死亡的含義,但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已經有一種說不出的死亡感,只能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告訴哥哥。
即使如此,每當她面對他的時候,他都會露出最燦爛的笑容。
這個孩子的治療還遠未結束,毛錢容得下一個問題是一種叫做GD2的特效藥,它的價格遠遠高于以前的化療,僅僅5個療程就花費了100萬美元。
面對居高不下的藥品,毛錢容感到了精神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但醫生的一番話堅定了她的決心,他說,如果Koyu成功,GD2很有可能在7月份在國內上市。
“這是唯一的辦法,我不會放棄!只要我的孩子還有一線希望,我就會堅持下去。” 這是一位母親對兒子說的話,也是她多年來一直堅持下來的信念。今年2月的一天,家住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馬店鄉李莊村的張女士來到鄭州某兒童醫院求診。 她下定決心,要經常看到她抱著孩子在醫院里跑來跑去。
后記:社區援助
生活終于有了起色,在親戚的勸說下,毛錢容終于下定決心,在網上發起了一個募捐項目,募集資金約30萬元。
因為毛錢容的家庭情況太特殊了,在網上募捐后,記者來到羅裕才的醫院,在醫院病床上,記者看到了這位有著慘痛經歷但卻異常堅強的女子,并且因為化療而在醫院病床上脫發。
記者從毛錢容口中得知真相,他對家人的同情經歷了多次波折,也被家人的堅持深深打動,毛錢容的故事變成了一個故事,并在網站上發布的募捐信息也被打磨得淋漓盡致。
經過記者的打磨,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再次啟動了募捐工作,此次募捐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院長戚學森負責,直接到網上辦理募捐流程和所需手續,幫助毛錢融到位。
在2021年7月27日,毛錢容收到了她兒子的1萬元治療費,并于2021年8月20日又收到了12855.68元匯入毛錢容的賬戶,讓孩子繼續治療一段時間。
雖然距離30萬美元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整個社會各界都有善良的撒馬利亞人默默捐款,而且一直有人愿意幫助這個苦苦掙扎的家庭。
家人沒有忘記及時回饋:2021年10月21日,毛錢容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了寶寶情況穩定的消息,并感謝社區的每一個人。
時光荏苒,又一年過去了,2022年2月8日,毛錢容再次發文表示,孩子的病情全年保持穩定,并再次表達了對熱心群眾的感謝。
但羅玉至今仍未康復,毛錢容仍未停止給孩子看病的腳步,她憔悴而壯實的身影仍穿梭在醫院周圍。 "羅裕才,我想你了……".羅裕才的聲音帶著些絕望和悲傷,"我知道你的處境很艱難,但你不能放棄自己,要做一個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