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率飆升試管嬰兒或成為選擇
據醫學統計,中國不孕癥的發病率從20世紀70年代的1%-3%迅速上升到10%左右,而一些大城市的發病率高達18%。世界衛生組織將不孕癥列為僅次于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
是什么導致中國不孕率如此驚人地飆升?
首先是農藥殘留所代表的食品安全問題。日前,青島十余名市民因農藥殘留超標西瓜中毒住院的消息再次引起人們對果蔬農藥殘留的關注。據統計,我國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比例為22.15%,有些地區超標比例高達80%。國內外許多醫療機構的研究表明,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果蔬是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鐘南山關于“如果農藥殘留得不到控制,50年后中國人就不會有孩子”的言論在網上引起了激烈的討論,這可能不是危言聳聽。除了食物,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都在削弱中國人民的生殖能力。
二是晚婚晚育導致女性生育窗口期縮短。現在,年輕人結婚越來越晚,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也越來越晚。在過去十年里,我國第一胎的平均年齡從26.29歲推遲到28.18歲。城市人口首次生育的平均年齡甚至更高,已經超過30歲。從人口統計學上講,育齡婦女一般指15-49歲的婦女,但從實際生育情況來看,40歲以上婦女懷孕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根據韓國和日本的人口統計,總生育率低的原因之一是婦女開始生育時已超過30歲。
另一個經常被忽視的原因是頻繁的墮胎。根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鑒》多年來的數據,在過去的30到40年里,中國的人工流產數量平均每年近1000萬例,不包括私人診所中數量非常可觀的藥物流產和計劃外人工流產。近年來,墮胎人口年輕化和多次墮胎比例上升等現象日益突出。盡管許多墮胎廣告聲稱“放松需要三分鐘,煩惱就會消失”,誤導許多婦女,特別是年輕女孩選擇墮胎,但臨床監測顯示,許多墮胎婦女,特別是那些反復墮胎的婦女,患有不孕癥或停止妊娠。《2012中國不孕不育患者需求調研報告》顯示51%的患者已經流產。
此外,生活和工作壓力、不良生活習慣和育齡人群整體體質下降也是不孕率飆升的重要因素。
不孕率飆升給中國帶來了人口危機。直接影響是年出生人口的減少。根據《2014年國民經濟和發展統計公報》,2014年中國總人口為1.3672億,當年出生人口為1687萬,僅占總人口的1.24%。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這與1.2的總出生率相一致。
低出生率加速了中國人口的老齡化。特別是從中國的人口結構來看,由于20世紀50年代的“嬰兒潮”,中國大量的50后從2015年開始進入老年期,人口老齡化速度也在迅速增加。據上海最新統計,截至2014年底,上海登記人口為1438.6萬,其中400多萬人年齡在60歲以上,占總人口的28.8%,80歲以上的占總人口的5%以上,率先進入超老齡社會。
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加速老齡化與勞動適齡人口的凈減少不謀而合,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社會壓力的急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