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白破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這篇總結超實用
接種百白破疫苗屬于主動免疫的過程,而疫苗對于免疫系統來說其實相當于異物,因此在接種后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通常比較輕微,持續時間短,但有極少數的寶寶會有比較強烈的表現,此時需要及時處理。
絕大多數寶寶會表現輕微的不良反應
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應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即局部反應、全身反應、變態反應以及神經性異常反應,絕大多數的兒童接種后會表現出比較輕微的局部反應,如紅腫、疼痛、發癢等,并且寶寶伴有倦怠、嗜睡、哭鬧、煩躁不安等短暫癥狀,具體如下:
1、局部反應:一般發生在接種后數小時至24小時后,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熱、部分兒童會有硬結產生,比較嚴重的局部反應可表現為淋巴管或淋巴結炎;
2、(Q:914935817)全身反應:低熱(37.3℃~38℃)、哭鬧等,若體溫>38.5℃,并伴有面色潮紅、惡心嘔吐、頭痛、腹瀉腹痛等癥狀,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寶寶哭鬧一般在24小時后消失
3、變態反應:疫苗具有抗原性,極少數兒童會出現蕁麻疹、過敏性紫癜、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等不良反應,一般在注射疫苗后72小時內出現蕁麻疹,而過敏性休克在一小時內就會發生,此時應及時搶救;
4、神經異常反應:包括神經炎、腦病、腦脊髓炎等,多于接種后一周作用出現,持續10天左右,大部分患兒病情發生較快,急性期過后可逐漸緩解,極個別會留有后遺癥。
除此之外,百白破疫苗接種還會出現一種比較少見的并發癥,即低張力低應答反應,常發生在2-8個月的嬰(Q:914935817)兒中,一般在接種后10小時內出現,具體表現為面色蒼白、昏睡、煩躁、厭食,大多可自行恢復。
一般反應的特點是一過性的生理功能障礙,多屬于輕微,不會引起不可恢復的組織臟器損害或功能上的障礙,通常無后遺癥,比如局部紅腫、低熱、厭食等,不需要特殊處理,加強觀察,適當休息,多喝熱水,一般在24小時內癥狀就可自行緩解或消失,另外對于以下反應,需要對癥處理:
采用藥物快速降溫
1、發熱驚厥、體溫超過38度,此時須注意體溫監測,發現有體溫上升趨勢應采取藥物降溫,病及時到醫院以防驚厥的發生;
2、局部紅腫硬結:發生率為1.1%,可在硬解部位采取熱敷的方式,每天3次、每次15分鐘,促進吸收;
3、化膿(Q:914935817):輕度膿腫可采取干熱敷的方式,在未破潰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膿液,如已破潰則需要切開排膿,并將壞死的組織剔除,有繼發感染可選用抗生素治療;
4、過敏反應:過敏反應主要是對癥、抗炎和抗過敏治療,針對過敏性紫癜可采用大量激素和維生素C治療,過敏性休克須及時就醫搶救;
5、誘發疾病偶合:須就醫治療,針對誘發疾病處理須詳細詢問、調查,進行系統的臨床診斷和治療,避免對寶寶造成損害。
不良反應以預防為主,接種前后須重視百白破疫苗注意事項,一旦出現副作用須對癥及時處理,不過一般寶寶所表現出的不良反應很輕微,家長也無需過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