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保胎小貼士,自己注射低分子肝素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很多復發性流產患者在備孕時、懷孕后保胎過程中會使用低分子肝素注射,常用的肝素制劑為預裝藥液注射器,可以直接使用。
我們建議患者到社區衛生服務站或婦幼保健所,找專業護士進行注射。有些患者行動不便,加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技術相對較簡單,更習慣在家自己注射,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自己在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低分子肝素注射位置示意圖
問:皮下注射選擇什么部位最好?
腹部臍周是首選,一般在腹部左邊或右邊離肚臍至少5cm處,腹部皮下注射部位有較厚的脂肪組織,皮膚松弛,所含神經纖維較少,毛細血管豐富,可供注射的腹壁表面積較大,易輪換注射部位,相比其他部位如上臂三角肌下緣、臀部、大腿外側等既可使藥物更快吸收,又可降低低分子肝素外滲至淺表組織的風險,減少皮下出血面積和瘀斑,減輕疼痛。
問:臍周左右,哪邊更好?
目前研究結果顯示左右兩邊注射對藥效沒有影響,正確操作,不誤傷血管或注射進肌肉,兩次注射點距離間隔大于2cm即可。臍周的各位點進行輪換注射,可延長同一部位反復注射的時間,減輕疼痛、淤斑和血腫,同時利用表格記錄每天注射的時間及部位,便于輪換不同的注射位點。
問:我懷孕了,現在還能打在腹部上嗎?
我們建議患者在備孕期和孕早期進行腹部皮下注射;懷孕到了孕中晚期,隨著胎兒的長大,腹部臍周皮下注射變得不容易進行,可以換別的部位如如手臂(上臂三角肌下緣)和大腿(外側緣)。
問:注射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低分子肝素的具體注射過程詳見文章末的視頻,下面提示幾個關鍵點:
低分子肝素注射正確方法示意
1、選定藥物注射部位:注射部位為左、右腹壁的前外側離肚臍至少5cm處,連續兩次注射點間距大于2cm。應避開皮膚破損、手術瘢痕以及皮膚上斑或痣的位置,且皮下須無硬結或包塊。
2、打針部位消毒:一定不要忘記在注射前進行皮膚消毒,由內向外劃圓消毒,范圍直徑大于5cm。
3、打針:食指、拇指與中指捏起皮膚形成褶皺,垂直90°角進針,針頭全部沒入皮下組織。
4、連同氣泡一起注射入皮下組織,“克賽”預裝藥液注射器可以直接使用,注射器中保留0.2-0.3 ml的空氣,藥液推完后,少量空氣進入皮下組織,使針頭內的藥液注入皮下組織,藥液得到了充分利用。
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可能出現瘀斑、血腫或硬結,有什么辦法能緩解這些癥狀?
瘀斑、血腫或硬結的產生與注射部位、進針角度、注射前是否抽吸、注射持續時間和注射后按壓時間和力度等因素有關,其中注射后按壓力度不夠和按壓時間過短是出現不良反應最主要的原因。
下面的幾個小貼士能夠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1、注射前不排氣,將藥物注入皮下組織后,將剩余的空氣注入皮下組織中。組織中的空氣在針頭注射部位產生藥液鎖定作用,能夠有效防止低分子肝素滲透至皮膚中,減少瘀斑和血腫發生。
2、進針/拔針角度:建議向捏起的皮膚褶皺處垂直(90度角)進針,針頭全部進入皮下組織。注射完畢后,垂直拔針。
3、注射時輕捏起皮膚,迅速將針頭全部垂直刺入皮膚,勻速推注藥液,建議注射過程持續30秒(藥液注射過快,局部濃度過高產生硬結),藥液全部注射后等待10秒后取出針頭。注射后停留10秒鐘后快速退針(過慢導致藥液滲入),且邊退針邊按壓,按壓力度適當,以皮膚按壓凹陷1cm為度。拔針后按壓時間應大于10分鐘。
4、注射前避免抽吸:不推薦在皮下注射克賽時使用注射前抽吸方法,抽吸易使針頭在皮下滑移,致組織損傷、血管破裂、瘀傷形成,以及形成負壓導致血腫發生。
5、避免注射部位受壓或熱敷,防止應用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發生,可以在注射前和注射后給予冷敷5 min。
問:注射后出現了瘀斑、血腫或硬結怎么辦?
面積小于2cm×2cm的瘀斑,無需處理,3~5天可以自行消散,要避免局部熱敷、理療或用力壓迫按摩;局部出現的小硬結,可自行吸收;出現更大面積的瘀斑,可以用毛巾包裹碎冰塊冷敷30min(冷敷過程注意防止凍傷);若出現大面積血腫,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問:注射出現了過敏反應怎么辦?
低分子肝素可能導致過敏反應,有過敏史的患者禁止用藥,并要提前告知醫生。如注射低分子肝素后,皮膚出現瘙癢、紅腫、皮疹或蕁麻疹,要及時停藥并到醫院就診。
患者的自我監測
患者在使用低分子肝素的用藥期間不要熱敷腹部,同時勿摳鼻,使用軟毛刷刷牙,注意安全,盡量避免發生碰撞或跌倒。同時,患者要進行自我監測,包括注意大便顏色、尿液顏色、皮膚粘膜及牙齦出血傾向,如有異常,及時向醫生匯報。
低分子肝素家庭注射演示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