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試管嬰兒,雙胚胎移植的成功率是單胚胎的2倍嗎
“移植雙胚胎的成功率是單胚胎的雙倍?”“如果移植兩枚胚胎,一個不成,還有另一個保底。“單胚胎移植會降低我試管懷孕的幾率”
現在很多試管姐妹們走入了這樣一個誤區。
移植兩枚胚胎,雖然臨床妊娠的幾率會高于移植一枚胚胎,但是多胎妊娠比單胎妊娠的危險性也會更高!
目前單胚胎移植是國際潮流所在,越來越多的試管助孕夫婦選擇單胚胎移植,并從中受益。
自2002年開始歐美各國就已經開始提倡單胚胎移植!
2002年,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協會(ESHRE)提出,應該用“單個健康兒的出生(Take home a baby)”衡量試管嬰兒技術的治療效果,而非雙胎或多胎妊娠。
2006年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公布關于移植胚胎數目的限制規則,鼓勵35歲以下,首次進行試管嬰兒助孕,并且獲得良好胚胎的患者,常規使用選擇性單胚胎移植(eSET),即選擇一個發育潛能較好的胚胎及囊胚進行移植,以期降低多胎妊娠率。
在2008年,英國人類受精與胚胎學會(HFEA)提出了“one at a time ”項目,推薦常規使用選擇性單胚胎移植(eSET)。
2013年,英國人類受精與胚胎學會HFEA協會回顧性的分析了2008至2013年間數據,結果證實eSET可以在不降低每取卵周期累積妊娠率的同時,顯著降低IVF/ICSI等試管嬰兒技術的多胎妊娠率,避免多種母嬰并發癥,并提高活產率。
在2013年,HFEA協會生殖學家們建立了具體的選擇性單胚胎移植的運用指南(NICE指南),建議37歲以下:單胚胎移植; 37~39歲:獲一個以上優質胚胎者,單胚胎移植;無優質胚胎者,考慮雙胚胎移植;40~42歲:考慮雙胚胎移植;在第二、三周期,雙胚胎移植的條件有所放寬,但仍不建議移植超過兩個以上胚胎。并進一步提出:選擇種植潛能較高的囊胚、及完善穩定的冷凍保存技術可以為實現eSET提供保障。
2017年,美國生殖醫學年會(ARSM)胚胎移植指南推薦:患者<35歲,無論卵裂期胚胎還是囊胚都應常規移植1枚;患者35~37歲,鼓勵進行單胚胎移植;患者38~40歲,可單胚胎移植或者移植數量不得超過3枚卵裂期胚胎或2枚囊胚;患者41~42歲,可單胚胎移植或移植數量不得超過4枚卵裂期胚胎或 3個囊胚。
2003年衛生部發布《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范》提出:每周期移植胚胎數不得超過3個,其中35歲以下第一次移植周期不得超過2個。
2016年,中華醫學會生殖分會第一屆實驗室學組發布《人類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實驗室操作專家共識》提出:對于瘢痕子宮、雙子宮等畸形子宮、宮頸內口松弛、身高過于矮小等高危患者,建議進行單胚胎移植。
2018年我國發布了《關于胚胎移植數目的中國專家共識》指出:“試管嬰兒”助孕治療的目的是單胎、足月、健康的嬰兒出生,盡量減少雙胎妊娠,杜絕三胎妊娠分娩。
為什么生殖專家們都建議單胎移植呢?
我們來看一組臨床研究:關于授精第3日單胚胎移植與雙胚胎移植臨床結局分析,臨床結局顯示:
①選擇性單胚胎移植組每移植周期臨床妊娠率下降,分別為34.0和49.0%;然而累計臨床妊娠率組間無統計學差異,分別為74.5%和70.7%;
②選擇性單胚胎移植組的多胎妊娠率顯著下降,分別為9.1%和28.0%;
③雙胚胎移植組的母親平均分娩孕周呈現下降的趨勢,而且中晚期流產所占的比例及早產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而且,雙胚胎移植組較選擇性單胚胎移植組新生兒體質量顯著下降。
同時,有研究表明,盡管選擇性單胚胎移植患者在ART周期中費用是增加的,但是伴隨著圍產期母嬰并發癥的下降,其嬰兒分娩和護理的平均費用都大大下降,從而彌補了ART治療周期的費用,兩組之間總費用無顯著性差異。
因此,不管從母嬰安全的角度還是社會家庭經濟的角度,單胚胎移植是其更好的選擇。
其實隨著試管技術的應用逐漸成熟,試管嬰兒成功率也越來越高,至于最終是選擇單胚胎還是雙胚胎移植,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身體狀況、安全性、胚胎質量以及此前的移植次數綜合考量,給出最適合的胚胎移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