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試管嬰兒姐妹的痛!為什么我總是胚胎種植失敗?
隨著輔助生殖技術的迅速發展,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 及其相關衍生技術成為目前治療不孕癥的重要手段。
卵子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隨之而來的反復胚胎種植失敗 (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 也受到了廣泛關注,但目前對于RIF并無統一定義。多數學者認為經歷≥3次胚胎移植周期,且累積移植至少4枚卵裂期優質胚胎或3枚優質囊胚而未獲臨床妊娠者,就可診斷為RIF。
對于RIF患者,需要進行全面系統的病因學診斷,包括遺傳因素、解剖因素、內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凝血因素、子宮內膜容受性評估等。
1.胚胎因素:父母遺傳、配子形成的減數分裂或胚胎早期發育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組合異常均會導致胚胎發育不良而致著床失敗或流產,是RIF的主要原因。
其中胚胎染色體異常包括染色體數目異常和染色體結構異常。染色體數目異常,包括非整倍體和整倍體,如常有致死性的16三體、三倍體、Turner綜合征等;染色體結構異常,包括染色體缺失、重復、倒位、易位等。
有時即便夫妻雙方染色體均正常,胚胎也會出現染色體變異,因此建議不僅要做夫妻雙方的染色體檢查,還需完善移植失敗的胚胎染色體的檢查。同時由于母親年齡越大,發生流產的時間越早,其流產物染色體異常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對于RIF的高齡夫婦,建議進行三代試管嬰兒(植入前篩查PGS/植入前診斷PGD),可以有效的改善由于胚胎因素所導致的胚胎反復種植失敗。
圖中紅色標記為可引起臨床癥狀的染色體變異需要臨床遺傳咨詢!!!
2.解剖因素:先天或后天子宮異常都可能導致胚胎著床失敗,包括子宮畸形、宮腔粘連、子宮內膜菲薄、子宮粘膜下肌瘤、宮腔息肉、子宮腺肌癥等。
在子宮及雙附件超聲的基礎上,建議子宮畸形的患者完善盆腔磁共振平掃檢查,宮腔粘連、子宮內膜菲薄和宮腔息肉等患者完善宮腔鏡檢查,以便對癥處理。
3.內分泌因素:胚胎著床及其發育依賴于復雜的內分泌系統之間的互相協調。包括黃體功能不足、高泌乳素血癥、甲亢、甲減、高雄激素血癥、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征等。
建議檢查項目:性激素六項、甲功系列、空腹血糖、糖耐量檢查等。
4.免疫因素:母胎界面的免疫調節對胚胎著床和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分為自身免疫型和同種免疫型兩種。
自身免疫異常主要包括抗磷脂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以及抗核抗體、抗甲狀腺抗體異常等。同種免疫異常則主要是妊娠免疫耐受失衡,如NK細胞、T細胞、B細胞及Th1/Th2比例失衡等。
建議檢查項目:抗磷脂抗體、狼瘡抗凝物、抗核抗體、淋巴細胞亞群、細胞因子等。
5.凝血因素:血液高凝會直接影響子宮對胚胎的血液供應,如血栓前狀態、蛋白S/C缺乏、凝血酶原基因突變等。
建議監測指標:凝血五項、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彈力圖、血同型半胱氨酸、AT-III、子宮動脈血流等。
6.子宮內膜容受性:是指子宮內膜允許胚胎著床的接受狀態,分為內膜活檢、電鏡等有創性檢查和通過超聲檢測內膜厚度、形態、血流、運動情況等的無創性檢查。
一般建議在著床期,即月經周期的第18-24天進行子宮內膜容受性的超聲檢查。
7.其他因素:包括年齡較大、慢性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吸煙、飲酒、吸毒、環境毒性物質、胚胎孵化不良以及胚胎培養不佳等。這些因素則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個體化處理。
總之,RIF的原因多且復雜,需要進行系統的病因學檢查才能明確診斷,以便在后續移植中選擇正確有效的治療方案,切忌根據經驗或因醫院檢測手段有限進行選擇性的檢查,很容易因為漏診而導致又一次的失敗。最后衷心希望每一位不懈奮斗著的女神都能順利生下自己健康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