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41周醫生還不建議打催產素,主要原因有5點
催產素雖然能加快孕婦分娩過程,但也可能會出現急產、產后感染或胎兒缺氧等,這就是為什么醫生不建議打催產素的終極原因。只有在符合一定的條件之下,醫生才會建議孕婦打催產素。比如胎兒超過預產期2周,孕婦宮縮乏力、產程過長等情況下,醫生會使用催產素。
催產素能加快宮縮
催產素一般是用于超過預產期還未分娩或分娩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情況。但催產素的使用并不是無節制的,正常使用催產素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濫用或過量使用就會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催產素的副作用是不可小覷的,這就是為什么一般情況下醫生都不建議打催產素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孕婦不需要打催產素
不打催產素的原因:
1、催產素會加速宮縮,宮縮過強會導致胎兒宮內缺氧;
2、有催產素引起的宮縮不協調會導致分娩停頓;
3、若孕婦胎位不正或骨盆過小,用催產素之后容易子宮破裂;
4、宮縮過強,發生急產,容易產后感染,產道撕裂;
5、如果胎兒因為急產,胎兒墜落也是很危險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催產素的作用是什么,催產素是通過刺激子宮平滑肌上的縮宮素受體,是子宮更頻發的產生宮縮,從而達到催產的效果。那什么情況下醫生會打催產素呢?一般有以下5種情況醫生會主動詢問使用催產素。
催產素的使用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催產素適用情況:
1胎兒已超過預產期2周還未分娩; 2孕婦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心臟病、胎兒畸形等需要提前終止妊娠; 3胎兒在宮內發育遲緩、新生兒可能發生溶血、胎盤功能不良等; 4產程中宮縮乏力、產程延長、宮縮不協調等都要使用催產素; 5產后子宮收縮復原不好導致的出血也可以使用催產素,促進宮縮減少出血。如果孕媽出現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橫位、枕后位、顏面位等)、子宮疤痕、骨盆異常、婦科炎癥等情況,是禁止使用催產素的。
通常孕媽在超過預產期之后遲遲沒能出現分娩的跡象,即沒有宮縮的感覺,或者在分娩中過程長,宮縮慢,寶寶一直不發動,這時候醫生又不給打催產素該怎么刺激宮縮呢?
借助醫院分娩儀器促進宮縮
過了預產期的孕媽要注意多運動,練練瑜伽等,多數胎動,這樣能及時發現胎兒異常,飲食均衡營養,要控制鹽和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多吃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肉類及大豆等。
在產程中的孕媽,如果宮口開到一指或者二指就遲遲不肯再開,這時候孕媽可以試試爬爬樓梯,或借助醫院分娩儀器,增加運動量是有利于加速宮口的擴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