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產子·準備篇
赴美產子·準備篇
一、 產生想法:
樓主和對象從樓主大學畢業后一直在雅加達的國際學校從事教育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是用自己掙的錢結了婚,買了房人生大事就只剩下生孩子了,也沒什么壓力。
今年寒假放假前和同事聚餐,聊到了在海外工作和學習的中國孩子之后面臨的教育問題,一位很優秀的前輩聊到了她當時本有機會去香港產子,但是因為當時周圍沒有這樣的例子,所以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生完孩子后才意識到已經來不及了,所以一直在考慮投資移民給孩子一個外國身份,這次假期就打算去部分國家踩點考察。期間聊到,這個外籍身份到底對孩子有什么好處,簡單總結了一下,主要集中在教育、就業等方面。
1、首先,教育問題:
①如果孩子是外籍身份,之后回國上大學比較輕松,這次聚餐也讓樓主想起了好幾個例子。比如說家里的名牌大學對印尼的學生就十分優待,即使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基本都能申請得上。這一點,樓主深有體會,前一段時間上海頂尖大學來單位開宣講會鼓勵學生報考,只要通過HSK五級就可以申請,如果更高級別還可以申請全額獎學金,學費、住宿費全免,每月還有補貼,住在豪華的留學生公寓,那圖片讓樓主想到自己大學時的宿舍,真是十分羨慕嫉妒恨,兩年后還可以到美國密歇根一所頂尖大學參加交換項目,大學四年畢業后,既能拿到這所上海頂尖大學的畢業證書也能拿到美國密歇根那所頂尖大學的畢業證書,這當時深深刺痛了樓主。這些學生家庭條件優渥,之后都想去歐美留學,對中國也僅僅停留在港澳臺,還有很多學生堅決否認港澳臺是中國的,對內地的看法相當負面,所以對內地的大學也是不屑一顧,這就好像我們求著他們去我們一輩子都上不了的大學,他們還很鄙視,這對于內地學生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②此外,國內很多知名大學對外籍學生攻讀碩士或者博士有很多政策性傾斜,去年樓主的馬來西亞同事就申請到了山東知名高校全額獎學金攻讀博士的機會,每個月還有很高的補貼,當時樓主衷心地祝賀她,后來樓主也查了該項目,只針對外籍。當時以為那位同事非常喜歡內地才會報考那所大學,后來看到她的Facebook上面很多都是對內地的負面信息。這一點又刺痛了樓主。我們國家花了這么多錢為了增強我們的影響力但是好像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當然這是題外話,樓主兩口子已然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但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這樣的機會。
③今年9月樓主參加了北京的華文教師培訓,了解到很多知名大學都有對港澳臺同胞及海外華裔的免費留學項目,像我們內地人就沒有機會報考。樓主覺得同樣是中國人為什么差距這么大,真想一秒變成港澳臺同胞或者海外僑胞,雖然內心知道這是國家推行一帶一路,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但還是深深地感覺到不公平)樓主所舉的這些例子可能具有片面性而且樓主也沒有進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可能他們也經歷了樓主不知道的困難,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樓主舉這些例子想說的是如果孩子有外籍身份他也可以有這些選擇,這才是樓主想說的。
2、其次,就業問題:
①外籍員工的工資相對來說高很多,例如,樓主所在單位其他外籍員工比同等條件的內地員工工資高很多,工資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是外籍國家的平均工資標準,即使你是該國華人也參照該國標準而不會使用內地標準。即使干相同的活但是因為來自不同的國家,工資水平完全不同。其實這也很好理解,當今國際學校或者跨國公司都要請一些工資非常高的發達國家員工來撐場面,這樣學生家長或者顧客才覺得高大上更愿意買帳。如果工資低于所在國的平均工資標準,他們也不愿意來,所以很多單位的工資會比他們所在國平均工資還要高一些。即使他們在他們的國家并不是很優秀,優秀的人在國內能找到好工作沒必要跑到外面去。這一點跟我們內地完全相反。
②這對于內地人來說就比較悲催了,我們最不缺的就是人,所以即使工資比較低還是有很多人愿意干,再加上外語水平整體上不如港澳臺,這不是因為內地人學習英語不刻苦,只是我們的啞巴英語坑害了很多人,學習了十多年的英文,過了四六級,但是到國外還是不會說,還要重新練口語。因此無法全面地讓他們了解到我們的業務能力。所以中文教學的領導崗位港澳臺同胞的比例還是比較高。雖然比較糟心但是也無法否認這個可悲的現狀。所以樓主兩口子發奮圖強學習英語,不斷改變他們對內地的看法。又扯遠了。
③所以樓主在想: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外籍,他長大之后如果在欠發達國家就可以享受著高工資低消費的生活。樓主后來也了解到,美國的漢語教師的平均工資是樓主現在的兩到三倍,如果孩子以后在美國工作,工資也會高很多。這里還要特別提到外國人在美國工作還要面臨簽證的問題,如果是美國公民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樓主舉的這兩個例子不具有全面性,影響員工工資的因素非常多,不只有國籍,但是樓主看到了都努力工作的人只因為國籍不同,工資差距很大,這讓樓主希望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外籍身份。
④當然,也有很多人說,有可能20年之后中國的平均工資水平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這一點樓主也十分贊同,所以樓主在想:有沒有一個既能讓孩子保留中國國籍又有外籍身份的辦法,這樣看來,投資移民對我們來說是不可行的,第一,樓主沒有那么多錢;第二,孩子必須放棄中國國籍,后來樓主想起了《北京遇上西雅圖》還有赴美產子這條路。后面會再提到有哪些利弊,這里先說結論,孩子可以在18周歲之前有雙重身份,18周歲再選擇自己的國籍。
3、其他方面:
①如果孩子是外籍,去很多國家會比較方便,比如樓主所在國印尼,印尼這個國家在我們看來方方面面都不如中國,但是如果你持有印尼護照,去東盟其他九國旅游都免簽,這讓樓主剛來印尼的時候深刻體會到內地護照的含金量。樓主來印尼那年還不是免簽,去馬來西亞也需要簽證,去泰國只是免簽證費,樓主當年還是單身的時候去新加坡拿著簽證入境還被關進小黑屋5個小時最后被無情遣返。
②如果你有歐美發達國家護照,比如美國,你去很多國家都是免簽。跟上面兩點一樣,剛才樓主舉的這些例子都不全面,樓主也沒有認真分析過哪些國家對印尼免簽,哪些國家對中國免簽,就是深刻感受到了中國護照的不便,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真的很難,雖然知道有很多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需要時間慢慢改變,但是如果孩子是外籍,就會從出生享受這種便利,當然還有其他很多方面,樓主不一一列舉。
4、列舉這三點,并不都是在那次聚餐中提到的,而且樓主的經歷也不具有代表性,但是樓主想說為什么這些事兒都讓我給趕上了,并讓我看到了呢。吃完那頓飯,兩口子回家深思了許久,真的希望給孩子一個外籍身份,讓他一出生就可以享受上面提到的部分或者更多的便利。
二、內心糾結:
在沉思了一個星期之后,得出了兩個結論。(不要笑樓主,現在明顯感覺到歲數比較大了,腦子有點反應不過來。)
1、投資移民不現實,比如說美國,之前聽說好像投資500萬可以移民,現在樓主查了一下,移民條件有提高了,不管樓主在哪聽說聽誰說的,還有哪些規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樓主沒錢。
2、樓主想嘗試赴美產子。移民不如一出生就給他一個身份,目前樓主了解到美國、墨西哥還有加拿大等國家只要出生在那里就能拿到該國的國籍,對比其他國家還是把目光限定在了美國和加拿大,美國又比加拿大費用少,所以開始著重研究美國。
①樓主深入地查了各種赴美產子的廣告,聯系了月子中心的負責人,也看了很多知乎上的帖子,發現赴美產子并不是只有大明星才有實力能達到的。大概花費在40萬左右,如果節省一點30萬差不多,這讓樓主兩口子異常興奮。人就是這么回事,500萬達不到你也就死心了,但是三五十萬對我們倆來說也非常多,也沒有那么多錢,但還是有點希望的。所以我們就信心滿滿地開始準備,雖然后來受到一萬點暴擊,但是一直沒有放棄。
②說到這里,樓主有位好友一年前嫁到了美國,好友就一直建議我們去美國找工作或者生孩子,之前一直沒有上心,好友之前也列舉了很多去美國生孩子和工作的優點,奈何樓主覺得去美國是異想天開。話說這是六個月前的事兒了,那個時候樓主也和父母簡單提到了這個事兒,被我爸一口否定了,我爸覺得以后中國一定比美國好,去美國不可行,當時樓主兩口子也是這樣覺得,也就沒往這上面想了。
③后來和老公大學室友吃飯聊到這,老公大學室友已經拿到了上海戶口,期間聊到了以后孩子的問題,他建議我們如果可以的話幫孩子弄個印尼身份以后回國上學會很方便。當時也沒細聊到底哪里方便,然后我們就說到印尼不是出生就入籍,所以難度很大。(其實我們也沒深入了解過),這個話題就過去了,吃完飯后,一直糾結的是怎么樣才能拿到上海戶口,竟然沒往給孩子弄個外國身份這上面靠。而是了解到上海的積分落戶政策,落戶難度很大,但是了解到以后孩子可以在上海上學,還是讓我們挺興奮的。幸好和老公很早就在上海交保險也辦了暫住證,這給我們留了一條后路。后來忙著買房的事兒這些就擱置了。
3、又回到那次同事聚餐,聚完餐后老公就熱血沸騰,感覺馬上就想去美國生孩子。一個星期之后好友生了一個美國娃,我也非常激動,祝福好友的同時,開始深入地分析赴美產子的利弊以及論證它的可行性。樓主一度還是覺得異想天開,但是老公很堅持查閱了很多資料,在他的影響下,我也開始研究。目前只考慮了以后孩子的上學問題,這已經占據了絕大部分時間,還沒有經歷考慮其他的。這里的上學問題主要是大學以前的教育。
①首先,如果孩子在印尼上學,因為不是印尼籍,孩子無法去當地的公立學校,只能選擇私立學校或者用英語和漢語授課的國際學校,當然我們也不會讓他去當地的只有印尼語的這種教育環境學習。作為國際學校的員工,福利之一就是孩子入學免費或者交很少一部分費用(幼兒園到高中)。在這一點上,中國護照和美國護照沒有區別。
②其次,不管是中國籍還是美國籍,如果選擇在中國上學,他既可以上公立學校也可以選擇私立學校或者國際學校,但是上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學費會比較高。特別提到的是,如果孩子是美國籍,他也可以在上海公立學校上學,他和沒有上海戶口的孩子一樣也需要交擇校費,擇校費是一樣的,我們的孩子沒有上海戶口,這一點也沒有區別。之后我又查到了如果孩子在美國出生,他就獲得了美國國籍,又因為我們倆是中國人,所以他也會獲得中國國籍,這種雙重身份會持續到他18周歲,18周歲選擇一個國籍,放棄另一個國籍。所以在此期間,他既可以只是美國人不上中國的戶口,也可以同時上國內的戶口以外地人的身份在上海擇校上學。上不上戶口后續再考慮,現在先顧眼前。在中國上學這一段是我們格外關注的部分,因為我們不希望有了美國身份就不能在中國上學,不想讓美國身份成為減分項,看來我們的擔心是多余的,我們國家對外國人還是很友好的。
③最后,如果他在美國上學,假如我們倆有一方在美國上班,孩子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都是免費上學。如果我們都不在美國上班可以考慮寄宿,美國人學費是國際生的三分之一。所以這里美國籍有優勢。
4、考慮了三種情況,對比了中國籍還是美國籍,美國籍稍占優勢,也就是說,不管我們選擇讓孩子在印尼、中國還是美國上學,美國籍稍占優勢。但是,孩子究竟在哪上學這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還需要再仔細斟酌,先有了美國孩子再說。美國孩子還能在家里上戶口,程序不是那么麻煩,是我們沒有想到的。經過這段時間的考慮,我們決定要嘗試赴美產子。
三、開始行動
赴美產子首先就是怎么去美國?什么時候去美國?花費是多少?什么時候回來?生產、坐月子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這里也讓我們花了比之前更多的時間來研究。
1、去美國要先辦簽證,
目前適合我們的簽證有2種,短期交流簽證-J1,旅游/醫療簽證-B2。
①先說J1簽證,其實這是一個曲線救國方案,通過去美國工作在美國生孩子。
可以走國家漢辦志愿者或公派教師,但我倆條件不符合所以放棄了。不符合原因一:國家項目嚴禁在外生孩子,一經發現即刻結束合同回國。二:必須是應屆畢業生、在讀學生,或國內能提供推薦信的在職教師。
另外還可以通過中介赴美工作,交六萬左右的中介費,第二年可以在美國生孩子。一方面手里沒有那么多錢交中介費,另一方面和老公會異地一段時間,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要孩子非常困難。所以也放棄了。最關鍵的是沒錢啊
②再說B2簽證,這個是重點要說的,B2簽證其實也可以細分為兩種形式,一個是誠實簽,一個是旅游簽。
誠實簽是中國人起的名字,去美國申請所有的簽證都要誠實。這里的誠實簽是指挑明自己是去生孩子的B2簽證。優點有很多。
第一,你選了這個誠實簽,如果過簽了,入關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說是去旅游卻去生孩子這個原因而被海關刁難。這是因為去美國生孩子其實是不違法的,美國人只是希望你不要賴在那兒和占用美國人的福利,要付清全部的費用。
第二,相比J1簽證那種“曲線救國”的方式,誠實簽直達目的而且減少了找工作和異地要孩子的困難。
第三,現在落地入籍的政策因特朗普上臺和中美關系大環境的影響,充滿了變數,所以誠實簽是最快的方式。
然而缺點也不少。
第一,誠實簽申請難度非常大,通過率非常低,美國人只歡迎你去那里消費,所以你要證明你有足夠的能力支付你赴美產子的所有花費,最低預算要三十萬左右而且在申請簽證的時候就要給他看相關的證明材料,我們暫時還湊不出這筆錢。
第二,還要證明你會回來,不會黑在美國,這就要證明你有很強的約束力,我們目前在國外,約束力較弱,后面旅游簽也是一樣,我還會再提到。遂暫時放棄。準備申請旅游簽。
②再來說旅游簽,我所說的旅游簽是指以旅游為目的的B2簽證。旅游簽可以有兩種操作,申請完旅游簽直接去生孩子,這種風險很大,容易被遣返。所以我們選擇了第二種方式,申請完旅游簽先真的去美國旅游一趟,然后再去美國產子。
缺點是我們要先花一筆錢去美國旅游,費用又增多了,而且入境的時候不能被看出已懷孕,生孩子的時間就要推遲。
優點是申請難度比誠實簽小很多,通過率高很多。可以提前去美國考察一下月子中心和醫院為之后做準備。所以我們選擇申請旅游簽。
2、準備面試。
①我們在網上查詢了很多資料,信心滿滿地開始填寫160表格,因為自己的英文還不錯,所以完全是自己獨立完成的,沒有通過旅行社。這一點后來也被證明是正確的,網上有很多被旅行社坑了,交了錢結果旅行社沒有認真填寫表格導致面簽的時候回答和表格不符,被拒的例子比比皆是。
②填完160表格之后開始準備各種資料,如工作證明、工作簽證、單位保證信、存款證明、工資流水、居住證明、行程單、酒店預訂單、房產證、結婚證。把這些資料分類放到文件夾里,開始準備面試問題,這里也在網上看了很多攻略,找出了50個會問到的問題以及答案。交了錢之后就預約了面試時間。我們還列了一張清單,以免有遺漏,或忘帶東西。我們就開始在家不斷練習面試,還想著過了美簽就開始準備學車。
3、開始面試
①我們預約了星期五九點,前一天晚上準備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和第二天要帶的材料,準備了第二天的早餐。一切準備就緒,早早地就休息了,我還特意敷了個面膜,有一種要當新娘子的感覺。第二天早上,早早地起床,準備好一切,還特意戴上了結婚戒指,吃完早餐,信心滿滿地就出發了。路上很順利,沒有堵車,大概半個小時就到了美國駐印尼大使館。
②到了之后發現排隊的人很少,也就20幾個人吧。大概過了20分鐘,保安示意我們過去到入口處排隊,核對我們的預約信和護照信息,進門之后上交了我們所有的電子設備(手機、充電寶、耳機、智能手表),水和食物也不能帶進去,但是可以帶包進去。過了安檢拿好臨時訪客證和寄存的卡就開開心心地走進了面試區。正好看見一個人面帶微笑的走出來,看來是過了,真是好兆頭,我們也一定會過的。
③進入面試區會再次安檢,之后就坐下來等。屋子里人很少,目測大概三十多個人左右。這時候老公去了趟廁所,搞得我也很緊張。這時候工作人員先檢查了我們的護照信息讓我們先去1號窗口登記,1號窗口我們錄入了我們的指紋,問了我們的姓名和核對了一些簡單的信息,當時緊張得要命,以為面簽開始了,后來她把護照遞給我們上面貼了條形碼和我們之后面簽的編號,我們是355號。這時我們才反應過來這不是面簽,只是核對信息。
④之后就在等待區等待叫號,面試窗口只有三個,是機器分配面試窗口,正對我們的是一個年輕的亞裔面試官。左邊的沒有看到,右邊的是一個白人女面試官。我們在等待叫號的過程中,一直觀察他們面試的情況,最左邊這個因為離得比較遠,不太了解拒簽情況。正對我們的這個面試官,麥克聲音比較大,能聽到面試官問的問題也能聽到外面的人的回答。我們觀察到一個學生申請學生簽,面試官問完問題之后,學生回答了很多,最后有沒有過簽不知道。
⑤右邊那個面試官面試時間比較長,會問很多問題,看很多材料,比較慢。后邊有個肚子比較大的,貌似是去生孩子的。這時我們很緊張,我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很快機器叫了我們的號,我們是那個正對面的亞裔面試官,我當時很高興,幸好不是右邊那個面試很久的白人女人。
⑥快步地走到窗口前等待面試,在我們前面面試的是一個要去美國看未婚妻的印尼小伙,我們站在他身后一米外,所以他和面試官的交談我們都聽得很清楚,我還記得面試官問他去美國做什么,他說去看未婚妻,簽證官問他是去度蜜月嗎,他先說的是No,又馬上改口說yes,之后也沒有做任何解釋。然后又問了他的工作和工資,他說完了他的工資之后就被拒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網上說的亞裔面試官拒簽率高原來是真的。
⑦到我們了,這時腦子里一片空白,硬著頭皮走上前,故作鎮定,先跟面試官打招呼,把我們的護照遞了上去。老公先問面試官會說中文嗎,面試官說不會,只會說你好,謝謝,還笑了一下,開局還不錯,只是那時候腦子一片空白傻傻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說什么,他的回答我完全沒有記憶,是事后老公告訴我的。之后面試官讓我們分別錄了指紋,錄完指紋之后,面試官開始發問,你們去美國做什么,我說去traveling,面試官問vacation?我說yes,然后他又問你在這里多久了,我回答說六年了。
⑧這個時候突然有個面試官的白人同事走過來和面試官聊天,面試官立即關了麥克風,蓋上了窗口的玻璃,和她一頓聊,還哈哈大笑,看來跟我們沒有關系,不過心情好,當時心里想肯定能過。
⑨女同事走后,亞裔小哥又開始問我們問題,這時候他問了我們的薪水,我回答了我的月薪,后來回來看我的160表格發現我說的有點出入,當時沒有意識到,后來小哥又說each,這時候老公拿出我們的工資證明給他看,他看了一眼沒說什么,老公想拿銀行存款證明給他看,我示意說他問的時候再給他看。老公之前一直沒有說話,后來他說他沒反應過來。之后他又問我們有沒有孩子,我說not yet,接下來又問我們有沒有travel out of Asia,這個問題是老公回答的,說我們都是在southeast Asia,最后問了我們親人都在哪里,我回答都在中國。
⑩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各位看官看到這里是不是都以為我們一定過啦,哈哈,我當時也是這么以為的,然而他笑瞇瞇地拿出一張粉色的單子,我以為我們要過了,好激動,誰知他說sorry,according to US law and regulations, you cannot get visa this time, 我當時蒙了,但是我還是問他May I know the reason?他說他不能解釋,讓我看那張粉色的單子,老公什么也沒說,我們就默默地離開了。出去后老公說他都沒意識到我們被拒了,他聽到我問May I know the reason 才知道我們是被拒了。
?我們慢慢地走到門口,我不記得當時的心情了,走到門口進門檢查的那個人看了我一眼,就又繼續和他的同事說話,估計是看到了我們手中的粉色拒簽單,要是其他顏色的單子可能還會其他環節吧。這是老公回來跟我說的,我當時都沒注意到。我們就這樣走出了簽證區,回到了安檢的地方。一邊走一邊看那張粉的拒簽單,上面寫的大概意思是我們沒有會回來的約束力。我們還了訪問卡,取回電子設備。回到最開始的等待區開始叫車。這時候我看到人就想問他們過了沒有,老公阻止了我。上車后老公再查為什么被拒簽,我有點暈車就沒看手機了。他跟我說也沒查出啥原因,司機還不太知道路,過程中還和一輛摩托車發生了擦碰。真是壞事都趕到一起了,我在想我們只是試一下,沒過也正常,要是我們是面試官也不會給我們過的。
?回到家后我倆倒頭就睡,好像啥事兒都沒發生似的,我也挺佩服我自己。老公沒睡著,翻來覆去就又起來了,一直查原因。導致我沒怎么睡好,還埋怨了他幾句,我可真心大啊。睡醒了,老公才跟我說,他查了214b的拒簽信,網上有多這種情況,上面有人上傳中文版的214b的拒簽內容,大致是說不能排除我們的移民傾向。這些帖子我之前看過,但沒有引起注意。我這時候才坐下來認真地開始認真分析,我們為什么會被拒簽,
4、拒簽后的反思
①我們整體的面試環節沒有圍繞著如何消除我們的移民傾向,突出旅游,我把結果告訴我的好友的時候,她問我之前為什么沒有問她,她之前就跟我說過她兩年前面簽的經歷,只是我沒有在意,她的面試經驗就是要不斷地跟面試官表達自己對這次旅游的向往。我竟沒有在意,竟然還覺得自己會像網上什么也不問就過簽的這種個別例子,簡直愚蠢至極。
②160表格中的行程要仔細填寫,很多陳述的環節要寫得很詳細,不要泛泛而談,我看了網上很多攻略說簡單寫寫就可以了,所以我沒有詳細寫我的工作內容,有沒有詳細的旅行計劃,我寫得是沒有,但是我準備了一份行程單,只是當時沒有給面試官看。后來在網上查,160表格十分重要,能夠詳細寫,提供更多個人信息,就一定不要簡略寫。老公寫得其實比我詳細,我還告訴他不用寫那么詳細,其實我可以把我們的旅行計劃反應到160表格上的,這樣比我們單獨拿給他看,效果好很多,但是我面試的時候也沒有想起來拿給他看。有網上說,160表格已經決定了你會不會過簽,面試只是一個形式而已。我當時只是寫了一點點,真是腦子進水了,不知道怎么想的。
③回答問題,發揮不好,因為之前查了很多網上的例子,都說不要多說,問什么答什么,不問不要主動資料,這是我最愚蠢的地方,后來查了很多214b被拒簽的例子,最后過簽都是和簽證官聊了很多自己的旅行經歷和計劃,打消了簽證官的疑慮,最后過簽了。這也印證了好友之前的面簽經歷,原本我們準備了50個問題和答案,想想也真是愚蠢,簽證官怎么可能問我們50個問題,我們應該在他問到相關問題的時候就順便答出來。我們之前有一個申請學生簽的姑娘,她就詳細地回答了很多問題,最后她的F1簽證通過了。我們這個簽證官更喜歡通過面試時的表現來決定是否過簽,這是我們之后總結出來的。
④資料,這是我最最愚蠢的地方,竟然相信網上說他不問你要你就不要給他看,他閑的沒事啊,還一個個問你要,你不給他看,他正好拒你,樂得輕松呢。我老公當時給他看完工資證明之后要給他看存款證明,天殺的我還攔著不讓給他看,我倆日曬雨淋,到處借錢準備了半個月的資料和存款證明,竟然都沒給他看,后來想起來至少應該給他看房產證,和單位開的保證我們回來的保證信。
⑤看了很多帖子提到214b拒簽的占到被拒簽的總人數70%,我們當時有注意到,但竟然沒有引起重視。被拒簽之后在針對214b查了很多資料,最后他們很多人多次被拒后的普遍性規律是除了所有問題都詳細回答和適時把相關資料都拿給他看以外,最中心的就是所有這一切都是圍繞著打消簽證官對我們的移民疑慮。
⑥另外我對這次的美簽面試我沒有十分重視,老公英語沒我好,我來擔當主回答人。雖然準備很充分,但是因為應變能力差,有幾個問題老公也想回答,但是他沒聽懂,所以也暴露了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只認真準備了答案,沒怎么背面試官會問的問題。也沒有完全模擬這個過程而進行演練,覺得以自己的英文水平完全沒問題。
⑦逐個問題的整理:比如說第一個問題你們去美國做什么,應該遞上自己的行程單以及說一下自己這些年的旅行經歷,強調自己很喜歡旅游,對此次的旅行很期待,已經規劃好了完整的行程和看好了旅行保險,以前因為種種原因美國之旅都未能成行,這一次難得的長假期,倆人都有時間,所以就很想去旅行。
在第二個問題職業的時候及時遞上學校的證明材料,說一說自己的工作經歷,在這個學校已經六年了,很喜歡這里的工作環境,這里的生活成本比較低,壓力也比較小,可以體驗不同的文化。
第三個問題問到收入,要及時的把自己的收入證明遞給簽證官,順便把自己的存款證明和銀行流水遞給簽證官。我會把錢都帶過去,還會帶一些信用卡。順便提一下自己在中國已經有房產了,把房產證復印件遞給他看。
問到孩子的問題,先回答No,再解釋下原因,剛結婚還沒打算要孩子,趁著這個機會想先到處旅游,享受下生活。問到父母的問題可以說雖然父母都在國內但是這里離中國也很近,他們可以經常來這邊,他們也很喜歡這邊的氣候,冬天的時候可以來這邊過冬,對他們的健康也比較好,而且我們也時常回國等等。
⑧另外面簽之前多詢問過簽的人的建議,吸取他們的經驗,不要簽證沒過才跟他們說,比如自己的好朋友。還有下次再簽不用帶手機殼和耳機。
⑨未思進先思退,面簽之前就應該做好被拒后的打算,要做兩手準備,不至于之后那么慌亂。雖然我當天回來沒心沒肺的睡了一覺。但是下午在不斷有針對地瀏覽網頁后意識到這次機會對我們非常重要,被拒之后我們的所有計劃都要從新打亂重新安排。更重要的是之后再簽的話永遠都繞不過去這次被拒的經歷,必須要能說服后面的簽證官要推翻前一任的的判斷,這是非常不容易的。這次被拒后才意識到第一次面簽多么重要不能有失誤。
⑩其實,我們的運氣真的還蠻好的,在面試的過程中,亞裔小哥一直在給我們機會,就在他拒簽我們之前還一直在問各種問題,在他都要準備拿單子給我們的時候還問我們有沒有親人在這邊,希望可以得到一個能給我們過簽的理由,但是我們都沒有意識到。
?網上很多資料都是針對家里的,在印尼不是很實用,印尼這邊申請的人非常少,面試的時間很充足,每個人都會被問比較多的問題,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做調整,網上的經驗不一定就適合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總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看了一些輕輕松松過得帖子,就存有僥幸心理,事實告訴我: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和準備好的人,千萬不要有僥幸心理,可能有一時的僥幸但是沒有永遠的僥幸,只有永遠的努力和堅持。
5、這次被拒也不是完全沒有帶來任何好處
,當天晚上意識到被拒簽是多么嚴重,就一直上網查資料到十二點都沒睡,忽然發現一個驚天的秘密,(哈哈有點夸張了只是我事先不知道)。
①塞班島是美國的,對內地人旅游免簽,最長可以停留四十五天,國內直飛只要五六個小時。那里還有很多成規模的月子中心,很多中國人去那里生孩子。最重要的是那里和美國本土一樣,孩子在那里出生就是美國人。而且月子中心的費用只有本土的一半。這讓我倆非常興奮,覺得我們因禍得福,后來實在太困了就睡著了。
②星期六早上起來后清醒了很多,開始全面地查找塞班島生子的資料,也發現了很多劣勢。
第一、塞班島全島就一家公立醫院,相比美國本土醫療條件差很多,如果產婦發生意外,無法救治,之前有一個中國產婦死在了那里。生孩子是一輩子中的大事,誰也不希望有意外發生。
第二、如果美國簽證被拒,入境會被各種刁難,可能問你為什么被拒,也有可能被遣返。
第三,中國人只有45天的最長停留期,如果不想逾期就要臨產前兩周去那里,剛到兩周就要準備生孩子,產后一個月就要離開。但是誰能保證那么準,沒有特別情況發生,一旦逾期五年內不能入境美國,包含塞班島,五年后再申請簽證也非常麻煩。
第四、雖然塞班對我們免簽,但是如果產婦臨產前兩周上飛機,航空公司害怕擔責任都會要求有醫生證明,醫院只能開孕周證明,不能證明上飛機沒有問題,而有的航空公司沒看到這四個字就不讓你上飛機,除非你有認識的醫生愿意給你開,或者通過月子中心開證明。
知道了這么多弊端之后,才明白為什么很多人嘗試了所有的機會最后一點希望都沒有后才會選擇塞班島。這樣也讓我看清了現實,又回到繼續想辦法申請美國簽證的路上。
6、接下來應該怎么做。
①看到網上有個別人被拒一周后申請通過了的例子,本來心急想這周再簽一次,來印證一下自己的反思是否正確。但是想到第二次非常重要,如果被拒影響更大,所以保守一點準備三個月后準備得充分一點,心態好一些后再簽一次。
②拒簽信上和網上都建議個人情況有變化后再次申請比較好,而且簽證官也問道有沒有去過亞洲以外的地方。三月份學校會有一個禮拜的假期,想著是否要再去別的國家玩一下,太遠了沒有那么多錢,發達國家申請簽證很難,如果被拒了比美國還慘,比如申根被拒會扣拒簽章,永久留在護照上,還是別嘗試了。去日本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后來覺得去塞班島更好,既變相免簽去了一趟美國,又比較省錢,還能提前踩點一下月子中心和醫院啥的,如果最后沒辦法去本土生孩子,就只能選擇塞班島了。
③再把第二次面簽安排在塞班島回來之后,這樣應該能增加通過率。當然可能都臆想的,要是沒有卵用又被拒了,算損失也不多。接下來為兩種面試結果做好準備。
④如果面簽過了,六月份就真的去一趟美國,順便踩點洛杉磯的月子中心和醫院,還能看望多年不見的好友。回來開始備孕,研究備孕險,月子中心和誠實入境的攻略,并開始攢錢。
⑤如果面簽沒過,六月份跟印尼的旅行團去美國跟團游,通過這種方式提高過簽率。跟團游一般不能私自離團,所以比較容易過簽。要是還不能過簽,除了少量押金不退,不用付給旅行社剩下的旅費。
⑥要是再不過,不行六月份暑假去一下日本,回來后再申請一次面簽。要是還過不了,再走國內費用高昂且號稱90%過簽的中介,通過高端定制赴美旅行團,假裝你還要跟團去美國,簽證下來了你也可以跟他們的團去美國,費用該是多少還要另外再付,也可以不跟團去自己再安排時間去美國自由行。
⑦要是上天真的想通過這件事磨煉我倆的意志,還是不過,我還想了更多方法,比如再不行就誠實簽,再不行多攢點錢去研究怎么去加拿大生,再不行就去塞班島。越想越多,最不濟還能回國生,也沒什么損失。要是全都試過了還是沒有辦法,那也問心無愧,以后孩子長大了,把情況一五一十告訴他,父母能為你做的都做了,別怨我們就行。又扯遠了。
四、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1、其實我只是想把我的心路歷程寫下來,我本身是一個心很大的人,原本也沒想很多,但是這次拒簽確實感覺打擊很大,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走出來,所以就想著寫出來看看能不能排解一下自己的情緒。這幾天真的很難受,導致我2018年的最后七個小時一直在寫這個,一直寫到2019年兩點半,原本沒想寫這么多,老公比較有邏輯性,他說既然寫了就寫得詳細一點,有邏輯一點吧,之后再想寫有很多細節可能就想不起來了。也是對我們自己的一個交代吧。
2、但是也沒想到寫了這么多,寫了整整一萬多字,九個半小時。期間我寫得腰酸背痛,有一部分是老公寫得,另外還想說以上都是我們的想法也都是真實的。如果不信也沒關系,但希望您當笑話一看過了就行。懇請您高抬貴口,可別攻擊我們,本來就挺難受的。
3、第一次在知乎上發東西,什么也不懂,如若有不當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正。說來慚愧,樓主雖然是對外漢語老師,但是真是沒什么文筆,寫的跟流水賬一樣,還一堆錯別字啥的,在各位面前獻丑了。
4、還要在這里向朋友說明,樓主兩口子這么執著給孩子一個外籍身份,并不是覺得外國的月亮就比中國圓,就覺得美國什么都好。也不是覺得中國以后就沒有外國發展得好,也相信外國人不會永遠在中國享有特權。而樓主只是想給孩子多一個選擇的機會,讓他能在成年之前多看看這個世界,最后按他自己的想法選擇。至于月子中心打廣告說的一些什么孩子長大之后父母移民,享受什么美國養老啊,且不說就特朗普的脾氣會不會取消,20多年以后的事兒那都是后話,現在考慮的以孩子為主。我們老了還是想回到老家安享晚年。嗯,又扯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