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了解胎停育原因,做泰國試管嬰兒前積極防患
試管的治療是一段艱辛的治療過程,胚胎移植成功并不意味著可以長舒一口氣,有些患者在移植成功后卻發生了胎停育的事情,使得之前所有的付出都付諸東流,對每一位渴望做媽媽的患者來說,都是巨大的打擊。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胎停育的出現呢?又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這種情況的出現?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有關試管移植后胎停育的知識。
胎停育臨床上也被稱作“稽留流產”。是指宮內孕胚胎發育到一定階段死亡而停止繼續發育,導致在28周以前的妊娠終止。如果準媽媽停經已經大于6周,但宮腔內沒有發現妊娠囊;或妊娠囊已經變形,沒有張力;在妊娠囊直徑超過4厘米的情況下,卻看不到胎芽;胎芽超過1.5厘米卻看不到胎心搏動;或是通過常規檢查發現原本正常的胎心消失了,都可能被診斷為胎停育。
一般來說,除了染色體本身有問題導致的胎停育,準媽媽身體的一些隱患也是導致胎停育的罪魁禍首。在準備懷孕之前,未準媽媽可以通過調整生活習慣、調理身體、孕前檢查等方式,把這些隱患降到最低。
1、黃體功能不足:
支持胚胎發育的孕激素在懷孕最初8周,來自媽媽的卵巢,8周之后來自胎盤。如果準媽媽卵巢功能不好,懷孕后體內就無法分泌足夠的孕激素來維持胚胎的發育,就可能導致胎停育的問題。因此,對于月經不規律、黃體功能不佳的未準媽媽,最好調理身體,改善了內分泌失調的狀況后再準備懷孕。對于因為黃體功能不佳導致過胎停育的準媽媽,再次懷孕時最好盡早在醫生指導下補充孕激素,以維持正常的激素水平。
2、甲狀腺功能異常:
除了黃體功能不足,另一個因為內分泌紊亂導致胎停育的重要原因就是甲狀腺功能異常。準媽媽如果存在甲亢或是甲減的問題,都可能導致胚胎停育、流產或胎兒畸形。因為很多甲狀腺功能異常的人并沒有明顯癥狀,建議準媽媽在孕前檢查時,最好進行相關的檢查,加以排除。
3、子宮異常:
先天或后天的子宮異常有很多類型,比如子宮縱膈、子宮肌瘤、宮腔粘連等,都存在導致胎停育的風險。好在很大一部分的子宮異常問題,都可以通過B超等婦科檢查及時發現,在懷孕前治療和改善。因為子宮異常導致過胎停育的準媽媽,一定要首先治療好子宮的相關疾病后,再準備下一次的懷孕。
4、葉酸水平低:
如果準媽媽體內葉酸濃度過低,會增加6~12周胎停育的風險。因此,建議準備懷孕的未準媽媽從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小劑量葉酸。
5、精子異常:
研究發現,準爸爸的精子異常,可能導致空泡卵的出現,也就是妊娠囊已經發育到很大了,卻沒有胎芽出現的情況。因此,準爸爸在準備懷孕階段,要盡量規律作息、戒煙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對提升精子質量是有很大幫助的。
6、感染:
通常在孕前檢查或是孕早期產檢時,醫生都會建議準媽媽進行優生五項又名致畸五項(英文縮寫TORCH)的檢查。通過對病毒抗體的檢查,來判斷準媽媽的身體是否處在某種病毒的急性感染期。如果準媽媽處在風疹、巨細胞或是弓形體等病毒的急性感染期,的確可能導致胚胎的畸形或死亡。建議準媽媽度過急性感染期,IgM抗體轉陰后,再受孕比較妥當。
7、高齡,有自然流產病史:
隨著準媽媽年齡的增長,導致胎停育的幾率也會逐漸增加。最新資料顯示,準媽媽年齡處于20~30歲之間,發生胎停育的幾率只有9%~17%;如果到35歲,比例就上升到20%;40歲比例上升到40%;到45歲時,比例就高達80%了。另外,有過自然流產病史發生胎停育的風險也會增加。
8、吸煙、喝酒、用藥不慎:
吸煙、喝酒、用藥不慎可能導致胚胎停育或致畸。因此,整個孕期,準媽媽都應該盡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準媽媽在懷孕早期如果服用了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熱鎮痛藥,就有導致胎停育的風險。因此,如果是計劃懷孕的準媽媽,應該了解在孕早期出現嗜睡、頭疼,甚至低燒等類似感冒的癥狀,可能是孕期反應的表現,用藥一定要謹慎。
在試管移植后14天驗血或B超檢測成功懷孕,但是隨后胚胎停止發育這種情況的出現,其原因和自然懷孕胎停育的原因一樣,大多和胚胎質量有關,而與試管技術本身并沒有太大的關系。而對于有過胎停育病史的準媽媽,一定要認真查清導致胎停育的原因,積極對癥治療,排除造成胎停育的身體隱患,以保證再次懷孕能夠順利。